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一代权臣>057 决战前夜
打,还是别打了吧。这是末将的心里话……”/p

郑谕叹口气,说道:“老将军,这仗实在是非打不可。也不是为了我同秋仪之那小贼的一己恩怨。你不妨想想,父王拿下江南道,是想作为成就大业的基地的,可现在小半年都过去了,江南道没有一天安宁的,非但没能够向岭南输送一颗粮食,反而要还要别处的支援。眼看冬尽春来,若还是这样一幅糜烂样子,误了春耕春收,这可如何是好?”/p

郑谕顿了顿,接着说道:“那如何才能平定江南呢?我看关键就在秋仪之这小子身上。只要将他擒住或是击毙,那江南道现在这些乌合之众,便将成为一盘散沙,也就不足为虑了。老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p

这几句话,虽然是郑谕临时想出来的,可偏偏就是这急中生智之下说出的话,却说得十分周到妥帖,不仅将老将孙浩说得心悦诚服,就连他自己也不知被其中那句话触动心肠,眼眶之中含上了几滴泪珠。/p

然而郑谕一想到如今大战在即,自己这副柔弱的模样,未必就能让三军臣服,便即起身回到座中,假装整理衣冠却暗暗用衣袖擦去泪水,抬高了声音说道:“此战我军人数、战力都占优,不论对面秋仪之那小贼使出什么样的诡计,只要我军稳扎稳打、以我为主,便一定能够取胜。”/p

郑谕粗通兵略,对用兵之事往往一知半解或是纸上谈兵,可这番战略却是十分正确,令老将孙浩也“倏”地站起,对帐下众将道:“二王子这几句,乃是取胜之道。众将要仔细约束手下兵士,遵照执行,若有轻敌、贪攻、恋战、冒进者,立斩不饶!”/p

孙浩说这几句话时候,其实心中另有打算——现在本方军队兵力占优确实不假,可秋仪之几次战胜自己,哪次不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现在对对手,最多有一倍的兵力优势,实在是不足以保证能够大获全胜。/p

所以,他说这几句话的意思,乃是叫众将官在作战时候一定要留有余地,即便对面使了什么诡计,也要能及时识别出来;就算不巧中了计,也要能及时改正,不要越陷越深。/p

帐中诸将,也是跟着岭南王南征北战打了小半辈子仗的,不少还跟秋仪之交过手,知道此人用兵出人意料、不可小觑。因而当其中有人听出弦外之音时候,立即觉得孙浩不愧是岭南王也信得过的宿将,立即拱手齐声道:“遵令!”/p

郑谕听众将答应孙浩命令时候,语气之中暗暗含着几分欣喜之情,心中陡然间生出一丝嫉妒来,又赶紧干咳两声掩饰过去,高声说道:“那好!既然大计已定,众将还有何妙计,自可言无不尽,此战,我军定要一举成功!”/p

两天的准备时间一晃而过,第三天子时刚过,郑谕便已耐不住性子,赶紧催动麾下将士出营列阵。/p

像这样连夜列阵实无必要,孙浩想要劝阻,但想着能够提前准备一下,防止对手起突然袭击、自己手足无措也是好的,便也帮着郑谕挑灯清点人马,分派任务,在金陵大营前的空地之上列阵迎敌。/p

大营前头原是一大片水田。可现在兵荒马乱,又是隆冬刚过时候,水田早已干涸不说,就连田间的阡陌小路也被人踩马踏得近乎被夷为平地,正巧成为一处极佳的可供大军作战的好战场。/p

然而这边地势虽平,却不甚宽阔,正面仅能排列三千人的队列。/p

不过这样却正合了孙浩的心意,于是他将手下七万大军,除了留了一万多人在营中监视金陵城中守军动向之外,其余六万人马统统出城,排了一个正面不过三千人、纵深却达到二十人的巨大阵型。这样的阵型虽然进攻时候略显笨拙缓慢,却是再稳妥坚固不过了,敌军三万多人马即便左突右冲一时取得突破,也会被本方巨大的人数优势所吞没。/p

岭南军训练有素,号令严明,阵型齐整之时不过丑事刚过,众将士正跃跃欲试,却见对面秋仪之所部营寨之中居然漆黑一片,丝毫没有整军作战的意思。/p

郑谕就在中军指挥,见对手似乎毫无防备,想着能否派上一两万大军趁敌不备前去劫一下营盘,可是现在不清楚对面营盘之中的虚实,自己又阵型已成难以行动,便只好作罢。/p

/p


状态提示:057 决战前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