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一代权臣>153 劫后余生
让身前倭人替自己抵挡个一时半刻,好让自己从容逃生。/p

然而战场之上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有身边几百双眼睛盯着,这样明目张胆的逃跑,又岂能寄托于别人的无视呢?/p

于是众倭寇见再也无人约束,便也丧失了最后一丝奋战的理由,忽然哗然一声,一哄而散,四散奔逃而去了。/p

领军作战的赵成孝见强敌溃散,终于松了一口气,却又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先令手下乡勇稳住阵型,又举头观察战场情势,只见:/p

同自己正面交锋的这些倭寇都已溃逃下去,已是不足为虑。左翼“铁头蛟”率领的骑兵虽然仗着马快刀快的优势不断杀伤身边倭寇,却始终没有形成绝对优势,将敌军杀败。/p

于是赵成孝沉思了一下,留下五十个兵士守住金陵城门同时护住温灵娇等人,自己则亲率剩余的一百多人,重新列好队形,便向左翼掩杀过去。/p

同“铁头蛟”作战的那些倭寇正被骑兵突击折磨得筋疲力尽,又怎能抵挡住这士气正高的生力军的袭击?不过一盏茶功夫,这百来个倭寇就支撑不住,在留下五六十具尸体之后,便也同样溃逃下去。/p

赵成孝见五百余倭人都被自己杀败,心中七上八下晃个不停的十五只水桶终于静止下来。他又见倭寇溃逃之时毫无章法,原想乘势追杀,却又担心在金陵城外小巷之中同倭人短兵相接难免会出什么意外,便打消了这番念头,终于长舒一口气,叫身边专司传令的取出铜锣,便“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p

“闻鼓而进,鸣金而退”这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兵法要诀。/p

山阴县来的乡勇听到这清脆响亮的铜锣声音,知道这场血战终于告一段落,紧绷的神经、紧绷的肌肉、紧绷的表情全都松弛下来,更有几个定力稍差的兵士,已是颓然坐在地上,脸上淌满了由汗水、泪水、血水混合而成的液体,真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p

城墙上头紧张观战的秋仪之居高临下将战场之上的情形看了个一清二楚,他见倭寇终于退去,也同样是如释重负,却又想着自己手下这些将士大战一场必然十分疲乏,必须立即将城门打开迎接他们入城休息。/p

于是秋仪之心一横,迈步就往城墙底下飞奔过去,心中却已有了定念:守门将士若是听自己的话打开城门也就罢了,若是执意关门不开,那就算是动手将他杀了,也要将城门打开,放自己手下进城。/p

可秋仪之走了一半还没下城墙,便听不远处传来高呼:“大人!大人!倭寇被杀退了!倭寇被杀退了!”/p

秋仪之循声望去,却见江南道节度使刘庆在几个亲随的护卫之下,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往自己这面跑来。/p

秋仪之见了刘庆,立即就是气不打一出来,待他跑近站定,立即嗔道:“刘庆,你跑到哪里去了?”/p

刘庆满脸笑意,答道:“末将不是看城下作战不利,正要组织城内军兵,守住城墙要塞,再伺机出城反击么!可是这倭寇却被城下一支乡勇击溃,真真出人意料。大人见多识广,可否知道这支人马是从哪县过来支援的?”/p

秋仪之瞟刘庆一眼:“是我从山阴县带过来的,怎么?还看得过眼么?”/p

刘庆听了一愣,忙道:“怪不得,怪不得!当年大人就是皇上身边靠得住的人,还领军同戴鸾翔元帅打了个平手,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我看这两百个人还真有我当年幽燕精兵的风采呢!”/p

刘庆正滔滔不绝地奉承讨好,秋仪之却已是不耐烦起来,说道:“你少说这些没用的。现在我手下这群人马刚刚经历过血战,其他地方来的援军更是死伤惨重,这些人都要进城休息。”/p

说着秋仪之一拱手,朝刘庆作了个深得不能再深的揖,说道:“刘节度、刘大人、刘将军,能否看在这些人杀败倭寇立下战功的份上,放他们入城呢?”/p

刘庆见秋仪之对自己行如此大礼,心中十分惊惶,刚忙回礼道:“大人手下的乡勇现在就能入城。至于其他地方来的援军……我去同刺史大人和诸位富商去谈,保证也让他们能够进城治伤吃饭。”/p

/p


状态提示:153 劫后余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