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谋仕之五国逐鹿>第二百章 争夺城门(三)

时常会有人说上这么一句话:想法是好的,现实是困难的。

赵军想着先与城中的自己汇合,然后一起在想办法,到底是与敌人硬抗到底,还是与引城外的人进来。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脚下的这一步该怎么迈出,向着那个方向去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仰着头走路”。这种事情在行军打仗中也是常见的,先前的一个时辰内还是忙着往自己的腰包里塞东西,塞完之后开始准备休息一番,谁知道会发生这种情况。赵军的将领们也都认为这是万无一失的事情了,不曾想到敌人竟是要引诱自己进城,将自己与大部队分开,然后集中兵力将自己吃掉。要是早知道会是这样,早就应该拿着溧州城的地图看的滚瓜烂熟的。

但是干在原地等着对方赶过来,那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估计见到他们的影子的时候,自己就要倒在地上了,而且极有肯能两下子的人马都是这么想的,都想着让对方赶过来,那就更完蛋了。虽然也有双方同时去找对方的情况的,尽管在此过程中两伙人会错过去,但是不走而是继续待在这里,那也是一样活不成,而且两下子一块动身,也是有一半的几率能够相遇的,再不然就向着一个明显的地方前进,当对方不知道路的时候,定然也是会这么做的。之所以会是这样,这是军中的一个常识,不论前方是什么,就是龙潭虎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得朝着那赶去。无非就是在半路上停下来打探一下消息,然后在做下一步的打算,正所谓随机应变是也。

下定了决心之后,一伙人则是边走边阻挡着后边的敌人,而另一伙则是集中自己的精锐的人马准备从联军包围中冲出去。事实上正如他们所料想的那样,两伙子人人生地不熟的当然不会是那么轻易的遇到,更何况后边还有敌人在紧追不舍,不让自己有一点的空闲时间。于是他们向着最后的一招开始前进了——最明显的地方,双方都能够注意到的地方。

而此时的郭辉在估摸着姬礼那一伙人开始行动的时候,他也开始了自己的计划,首先他让人将其余的两个火堆扑灭,只留下一个,并且下令让这一个火堆燃烧的更旺些;另外让人在府衙以及粮仓通往南城门的交汇的路口处又安排下了一个火堆,一个火堆是让自己的人知道怎么回事,另一个火堆则是有两个作用:一是,暂时性的迷惑敌人,让敌人在突然出现的这个火堆与原先的火堆之前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这两伙人郭辉认为还是不要让他们一起前来最好,不然自己这一方很有可能会顶不住敌人的猛攻;二是,最后的这个火堆最终会让这些赵军汇聚的到一起,然后向着南门进发,这样就可以开辟另一个重要的战场,尽管南城门外就是赵军的另一部分军队,但是有了先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溧州城的城墙,他们就想凭借着这些试上一试。

郭辉之所以会这么肯定,是因为他知道赵军要想出的了城,就必须要知道路,而所有知道路的百姓早在之前他就已经说好了,等赵军的注意力放在别处的时候,马上进入到自己的所安排的岗位,等候敌人的到来,所以赵军就是睁眼瞎了,无法子的情况下,必然会行此一招。所以郭辉马上召集了另一部分人,这一部分是他早就留好的,就是为了做这个准备。在向手下指定好了自己早就模拟好几遍的地点之后,他又开始下令让躲在巷子里与房屋之中的百姓们在相关的士兵的指挥之下,对前来到街道上的赵兵进行攻击。当然,所谓的攻击只是一些类似于小偷小摸的动作,并不是真正的与敌人面对面的硬拼,手里拿着砖头或者点燃木柴等等,站在高处往赵军的队伍里扔,扰乱赵军的阵型,虽然他们在百忙的逃跑之中也没有了什么阵型,但是也会拖延他们向前走的脚步。就犹如在小河沟里截水一样,在一些河道较窄的地方堆上一对土,将水给截流下来。

赵军在逃跑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既不是后边人的追赶,也不是两边老百姓对他们的扰乱,而是在不认识路的情况下,时不时的遇到敌人设置的障碍。两边的以及后头的人自己不理他们,自己跑自己的就行了,反正自己跑在前头,没有多大的问题,关键就是在慌慌张张的情况下,一旦遇到了路障,这可就得放慢脚步找一个好过去的地方跑过去,而往往此时,后边的人由于没有看到前边情况而是按照原先的速度往前冲着,结果就会将前边的人推到在地,接着就是大批的人都会因此而被绊倒,赵军的速度就会更加的慢了。

问题总是有克服的法子,再不行就是硬上了,总算是上辈子积了一些阴德,这些一次又一次经过路障的赵军也来不及烧香磕头了,在看到火堆之后更是来了劲头的猛跑,因为上边的命令就是往这里跑,现在终于到达了这个地方了。

然而千算万算总不如天算,当年武侯在与敌人大战的时候,一把火就要把对手烧死在葫芦谷,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意外,也许是因为忙于其他的事情了,武侯神人没有时间在夜晚看星星,所以就没有使用手指头算一算明天会不会下雨,结果就在关键的时候来了一场大雨,导致了他原本虚弱的身体受到了精神上的打击,就此离人而去。

虽然两伙赵军没见面,也没有互通消息,但是他们竟然向着同一个火堆前进了,而且两军相距的距离越来越近,郭辉听到探子汇报的消息之后,也是坐不住了,开始站起来


状态提示:第二百章 争夺城门(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