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中华苍穹>第三百八十章 斯拉夫人的拳头
毁还没有完工的海参崴防御体系。一千五百余吨炸弹呀,海参崴才多大点,确实有可能用密度极高的炮击彻底摧毁整座城市。消息传出质疑声最大的法国人首先闭嘴。因为中国人没有做更详细的说明。于是各国军事专家开始对海参崴的炮击展开各种推演。

法国人的推演结果表明,一千五百余吨炸弹确实可以大部摧毁海参崴防御体系,但炸弹不是万能的,必要的陆上攻击还是有的,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推演出可以在五天内攻下最核心的指挥部,只能说可能中国人的密集炮击摧毁了俄国人的抵抗决心。

英国人推演的结果与法国人相当。可远在两洋之间的美国连推演都推演不下去,太长时间没有经历战争的美国无法想向这样一种强度的炮击是什么情况。

德国人不一样,他们才统一并不久,而且因为统一的太晚使得德国失去了“阳光下的位置”。为此德国早就在为寻求阳光下的位置而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他们对任何一种攻击的方法都极有兴趣。当中国用十天时间占领一个可以坚守一年的要塞,这让德国人非常想了解实情。虽然此次中国对俄国宣战,但正在中国军队中训练的空军将士还是隶属德国的,所以他们并没有参于这次攻击行动而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在德国总参谋部的沙盘上,总参谋长小毛奇因为无法推演出十天内占领海参崴的方案。于是他把目光锁定在武器上。在结合德国空军传回的情报中关于巨大桶型炸弹的描述后,在于参谋们商议过后一致认为,中国研发了一种新武器,而这种新武器在爆炸时将产生强烈的震荡波将掩体内的俄国士军震死。不然不可能十天内占领海参崴,要知道占领和攻下是两个概念。于是德国开始秘密研发这种重磅超级炸弹。

中国是向世界各国最早派出专职间谍的国家,对于关系到一国的顶极军事机密还是无能为力的,但至少还是打听到德国开始了一项关于武器的研究,推测可能跟海参崴之战有关。参谋本部到这才放下心来,还好是说十天,要是说陆军只是去接收的、海军只是旁观一下就走了。那世界各国还不得一起来抢呀。不过这样也好,至少飞艇在空军中的地位已然确立。

面对已经在中国空军学习的德国,英法两国放下了自以为事的态度,包括意美奥等国都纷纷派驻华公使向中国提出派员学习的可能,而且各国还大量增加了在中国的飞艇采购订单。德国更果断,一次性把一百艘飞艇订单的钱全款付清,并且还没有交货的二十艘飞艇也不要了,只要中国把飞艇的全套图纸交出来就行了。

有钱干嘛不赚?留守京城的李鸿章笑的见牙不见眼,这意味着世界各国对中国最终战胜俄国有了信心,那么这时不借此机会为国大捞好处。李鸿章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德皇威廉二世正召集群臣议事,会议中,总参谋长小毛奇受到了来自军政双方的质问,问他为什么派往中国参训的士兵未能提前发现中国人有这样的战术构想。要知道德国为寻求阳光下位置的施利芬计划。就是要求德军穿过中立的比利时,从侧后攻击法国。而作为德军进攻法国的基本战术中则要求,德军必需迅速攻克在比利时的列日和那慕尔两处要塞的坚固筑垒设防地段,那么就需要专用于摧毁坚固堡垒的超级重炮。如今中国人用飞艇展示了如何进攻要塞的办法,可在此之前的德国总参谋部为什么没有发现中国人的意图?

“中国使用的并不是通常的炸弹,因为据分析要突破海参崴要塞的水泥墙至少需要超过一吨重的炸弹。而这样的炸弹即使研发出来,中国空军的依然解决不了命中率的问题。通过我们的了解,中国也正在研发这样的超级炸弹但同样失败了。所以我们更趋向于中国研发出一种能够对内部空间产生巨烈震动的武器,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快速杀死要塞里的士兵,否则中国军队不可能如此快速的占领海参崴。”小毛奇为自己辩解着,可能别的话没让其它大臣听进去,但关于空中轰炸命中率的问题到是让其它大臣们有所反思。

“那可不可以向中国人购买这样技术,这对未来我军的战略是极有帮助的。”德国首相伯恩哈特?冯?比洛问道。

“个人认为不可能。这可是中国人的关键技术,做为科技还很落后的中国不会将这种顶尖的技术卖给别人。”说完小毛奇哀怨的看了眼比洛。德国军部用五台精密加工机床(虽然是普通型号但也代表着德国领先世界水平的设备)换来的五套迫击炮和手榴弹的设计图,结果德国刚刚开始量产,就发生了图纸被盗窃事件。然后很快英国人就开在军队中装备同样的武器,这让已经中国人抱怨无数次了。

比洛没有再说话,因为从海参崴之战推理出来的超级重炮已经开始投入研发。德国人都相信,比中国科技更强大的德国不需中国那种用数量来弥补命中率的低下高空轰炸,强大的德国工业部一定能研制出命中率很高的超级重炮。

“必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空军的作战体制和战略构思。必需要让德国空军将士实际参于中国空军后续的一切攻击计划。只有这样,德国空军的训练费才没有扔到水里。”威廉二世静静的听了一会众臣们的议论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群臣们的一致支持,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必要的。至于大家都担心让德国士兵参加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章 斯拉夫人的拳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