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钺言语,一阵见血。
战,必须战,御敌国门之外!
假若唐军没有舍我其谁魄力,没有钢铁纪律,没有铁胆钢骨,帝国早晚崩塌。
朝中何人领兵?出兵多少,皆有皇上点将抉择。
官银案后,他不会像从前,对皇上推心置腹,掏心掏肺!
然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不关心朝堂事,不代表不救国。
龙椅上,杨明坤耳闻杨钺言语,端起茶杯,不得不沉思起来。
没错,陈安彪盘踞西北,拥兵数十万,切断与河套地区联系。
与突厥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好似毒瘤,时刻威胁朝廷。
现今,河西军夺取灵州,巩固在朔方力量,闯进关内道,剑指长安。
朝堂再不作出反抗,长安不保!
假若长安易主,他杨明坤肯定会变成亡国之君,遗臭千年!
热茶饮尽,放下茶杯,杨明坤起身,神态坚定,不容置疑,直接点将,厉声吩咐:“右千牛卫大将军高孝云,率五万大军,奔赴原州。
右武卫大将军杨钺,率五万大军前往庆州,双方合力,务必阻止河西军南下!
右领军卫大将军牧千钧,率右领军卫前方渤海,接替右武卫驻防,不得有误。
西北军队,杨钺为帅,高孝云为副帅,统管右武卫,右千牛卫,右卫,及左武卫,违令者,杀无赦!”
违令者,杀无赦!
表明皇帝将领不容拒绝。
何况,皇上执意调遣驻军渤海的右武卫,御敌决心不容置疑。
朝中文臣武将,不敢多言!
军令如山,无法抗命,杨钺极其郁闷。
移步走出朝列,站在御书房中央,沉思少许,拱手向杨明坤朗声道:“父皇,战场御敌,乃儿臣使命所在,不过,儿臣前往西北前,有三个条件。
假若父皇应允,儿臣领军出战,假若父皇拒绝,儿臣拒绝领兵出征!”
皇上什么性格,百官什么德行,杨钺心知肚明。
西北御敌有多凶险,他不惧怕,却担心朝中有人从中作梗,破坏计划。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外部无法攻破,却从内部瓦解!
当前,朝堂内部太容易出问题,领兵在外,他不得不防!
闻声,杨明坤神情不悦,百官神情惊目。
敌军在外,国家危亡,杨钺身为皇子,该义不容辞,慷慨扑国难。
杨钺趁火打劫,敢提出要求,过分,实在过分。
太子当场站出来,怒斥:“六郎,你帐下占有朝廷最多军队,河西军入侵,不思御敌,反而提出条件,是不是过分了!”
“没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六哥,假若你不敢上场杀敌,臣弟率右武卫,前往西北!”蜀王杨骁亦讽刺道。
杨钺冷笑,笑而不语,虎目睥睨,不把太子与蜀王放在眼里,耐心等待皇上表态。
杨明坤对杨钺提议,亦极度不满,正如太子与蜀王所言,国家危难,杨钺该义无反顾领兵征战。
不过,杨明坤对杨钺寄予厚望,不然,不会冒险撤回镇守渤海的右武卫御敌。
暗暗压制内心怒火,和颜悦色道:“六郎,你有话直说,若成功驱逐河西军,别说三个要求,三十个要求,朕也同意。”
杨钺观之,朗声道:“父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儿臣希望征战西北时,朝中文臣武将,包括父皇在内,切勿参与!”
“好!”杨明坤斩钉截铁道!
不觉得杨钺提议,有何过分之处!
毕竟,朝中官员很少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冒然对战事指手画脚,只会让战局变得混乱!
杨钺闻声不曾料到,杨明坤轻松答应,继续道:“河西,朔方,为大唐固有故土。
儿臣与高将军领兵,绝非御敌,而是收回河西,朔方重镇!
期间,不论突厥是否插手河西,朔方,儿臣希望得到父皇全力支持,直到完全收复朔方与河西两镇。”
杨钺怀疑朝堂抗敌决心,故而提议!
奈何,这个提议道出,满朝官员惊慌,纷纷指责杨钺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多年来,朝堂多次出兵收复河西,奈何胜少败多。
假若,朝堂全力收复河西,朔方重镇,势必引起平卢与和河东节度使韩希范揪心,肯定出兵响应河西,朔方节度使陈安彪。
那时,朝堂需要对付陈安彪,还要应对韩希范,两线作战,双拳难敌四手。
何况,陈安彪背后有突厥,很容易把事态扩大化!
假若突厥插手,局势扩大化,会超出朝廷掌控!
这个提议,百官否定,皆不看好。
杨明坤犹豫,端坐龙椅,神情发愣,难以抉择,不确定是否该答应杨钺。
能够收复河西与朔方固然好,若无法收复,事态扩大,严重影响朝堂安宁。
不禁问道:“假若韩希范与陈安彪东西呼应,突厥出兵该怎么办?”
“父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收复河西与朔方,河套地区始终无法归位大唐版图,不发展骑兵,大唐始终受制于人,很难崛起!
假若河东韩希范出兵,恰好趁机拔除,减少北方威胁!”杨钺言语诚恳,有几分强势与狂野。
杨明坤长长喘口气,异常为难,最终勉强答应:“也罢,按照你的要求办!”
观之,杨钺意识到皇上在敷衍,假若击败河西军,夺回灵州城,外部有丁点压力,皇上均有可能出尔反尔。
顿时,他心中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