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我们的1649>第二百零三章 适用性大于一切

在台湾,最早能够感受到秋天来临的地方其实是台湾的北部地区。

也许是在第一阵秋风刮起后,那溪边的山坡上的茫花,便先是抽出紫红色的花穗,然后慢慢变白------随着秋风起,秋意渐浓,一望无际的芒花盛开了,白浪翻腾,漫漫的花海以其柔美之姿,舒展苍茫的风韵,为秋之舞曲拉开序幕------这个季节是它们的季节,这时候天地间便进到了一个朦胧的动画般的意境中,充满了唯美的情调。

“阿嚏!”

一声带着金属般回声的喷嚏,立刻将这动画感击成碎片了。

伍坚强大队长领着后来赶过来的吴化龙队长,还有十几个技术员和安保队员以及两个当地的明人农民向导,渐渐的在这梦幻般的朦胧的图画中出现了,身影越来越清晰。

他们现在沿着台湾东北部的双溪河岸一直上行。他们要按后世的经纬度找到那面世界的双溪煤矿。

不时惊起的水鸟,抱怨着他们打破这里的美景,发出一片哀鸣声------可他们却丝毫不理会,只是在呼呼喘气------是啊,已经走了两天的人,哪里还有心情看景色。

台湾的煤矿主要形成于第三纪的中新世时代,生成比较新,含煤矿层以木山层、石底层及南庄层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它的可以当土肥了。

在那面世界的六七十年代,台湾出口的煤主要是石底层煤,就是我们常称的柴煤。它作为炼焦、动力、气化的可用煤,用途非常广泛。

台湾出产的柴煤品质最优良的煤矿,便是那面世界的台北县平溪乡菁桐车站附近的石底煤矿。也因此石底层煤成为柴煤的另一个称呼。

但现在,他们还只能看着地图上的石底煤矿徒唤奈何------和苗栗磺坑油矿一样,汉唐集团的人没办法把矿产品运输出来。

平溪乡可全是山地啊。

于是汉唐集团的人把眼光投向了距离双溪河岸不远的双溪煤矿。

几个月前,郭怀一便在基隆八斗子附近建好了前进基地,本来只准备了一百间竹屋子,但没有想到能抓这么多人,便又加了一百间,现在完全可以用来收容联合国俘虏们了。

那些联合国俘虏们在被处死了几个逃跑的和捣蛋的之后,迅速学会了遵守规定,当然,罗德门医生和他们的沟通也起了作用。由他们自己的人献身说法,效果相当不错,而且还没有误解沟通的麻烦。

联合国俘虏们分批次陆续被运到了基隆地区的八斗子。

集中到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中国近代新式的煤矿首先便是诞生于此地。

1876年主持福州船政局的清廷两江总督沈葆桢在基隆设立台湾矿务局,购买外国机器,聘请英国的矿师和工匠,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用机器开采的煤矿,基隆煤矿。它直到1878年正式建成投产,日产柴煤能力为300吨。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随同台湾的沦陷被日本侵占。

1905年后,随着纵贯全省的铁路建成,采煤业随之发展,原煤源源不断地向上海、福州、广州推销。

在汉唐集团的推演过程中,有技术员笑道:“李董不是当初要把高雄港口的修建交给小日本吗?干脆给他们吧,听咱指挥就行了!”

众人哄笑着同意了。现在不急不急,小日本你们都慢慢地等着。

从后世的材料看,这个八斗子煤矿不算深,最深不过为九十米直井。直井的直径为四米直径。

汉唐集团经过研究,决定直接上马那面世界常用的方法之一,单工作面倾斜长壁采煤法------每一个工作面为两条回采巷道,一条为运煤和进风的运输巷道,一条为运料和回风的回风斜巷,这种方法简单,安全,更为重要的是,节省了运输煤料的动力支出。

这么一个好的煤矿,只能日产三百吨?也太笨了些吧-----我们有小型悬臂式掘进机、凿岩机------还有新式炸药。

当然,如果再带上履带式装岩机,耙渣机,效率会更快,但是它们都被否决了,汉唐集团的人认为,别再浪费宝贵的吨位了,到时候组织人力干吧。

汉唐集团在收复台北和基隆时,对当地的老百姓许过诺,让他们四处去采挖石炭,到时候可用粮食与他们交换。

这两地的明人移民多为闽人------别说是用粮食换了,就是让他们白白采挖,他们都会老老实实地去做------他们看得出这些人比红毛蕃还厉害。

当郭怀一奉命来建设前进基地的时候,分别与这两地的人交换了粮食,装上了煤带走,当地的明人农民顿时大喜,果真啊,这帮子人说话算话!

原本此地的明人农民与山上的土著不合,原因很简单,当初热兰遮城荷兰殖民者认为明人农民要比土著更善于种植,于是在分配租种王田上,偏向与明人农民;同时在他们发生纠纷时,又偏向于土著,对他们略施小恩小惠------这种两面派的手法,只能是让两帮子人之间龃龉不断,但双方都不敢于把事情闹大------这些红毛蕃真敢开火铳枪镇压,双方都为此死过人。

汉唐集团的人心想,这可能就是欧洲人善于搞势力均衡的一个案例?

当时,当地的土著人可真吓坏了,在他们眼里如天神一样的红毛蕃,那时都交了投降,就像一只只小山猪一样,乖乖地登上了那可怕的大铁船------更可怕的是,那帮子人中还有能和本地人说上话的------太明显了,他们都是一伙的!

但是,土著们以为的报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三章 适用性大于一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