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地狱之城>418 梦一场 147

2o18年2月26日凌晨,新德里。

古根海姆带着舒伯特的命令来到了新德里,当艾利希得知急盼到来的援军已经没戏时,忍不住对他出了抗议:“元帅阁下,中国人马上就要打到新德里了,而我手头能够调动的兵力只有不到一个装甲师,这样下去没等谈判结束,我们就要被赶出印度了!”

“艾利希将军,出现这样的局面完全是您个人的责任。”古根海姆板着脸说:“先前您口口声声说击败中国军队不成问题,结果战役打了不到三天就丢掉了班加尼克,如果在战役打响前您就可以预料到这一仗的艰苦程度,那么想必也就不会出现今天的问题了。”

艾利希一时也没了脾气,毕竟这些话也的确是自己亲口向舒伯特承诺过的。想来想去,他只好选择放弃后悔的念头:“既然援军已经不可能到达,那么我会想办法利用手头现有的兵力开展一次反击,让中国人也尝尝失败的滋味。”

古根海姆暗自冷笑,心想中印联军的兵力足足是驻印德军的好几倍,而且这个差距随着中国军队增援的度还在不断增长。艾利希如今能说出这番话,要么是死要面子,要么就是被气昏了头。总之不管怎样,只要接下来的战斗以失败而告终,这个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艾利希毫无疑问将会受到严惩。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这话放在艾利希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一个集团军的参谋长,如今却成了重大战役的指挥与策划者。这种强烈的变化不要说是古根海姆心里不平衡,就连一些德军高级将领也颇有微词,他们觉得即使不论资排辈,进攻印度这种脸上增光的事情也不该轮到艾利希这种小字辈来执行。而此次参加印度之战的部分德国空军将领就是怀有这种心态,所以他们一直对艾利希的命令阳奉阴违,非但没有认真执行艾利希要求的不间断轰炸中印联军补给线的命令,反而还以中国军队装备了高音防空*为由大大减少了空袭的次数。眼看着空中支援打了折扣,地面上兵力又不占优势,所以艾利希这一仗打得也是有苦难言,但是他很清楚要是接下来继续打败仗的话,舒伯特也肯定不会接受自己的解释,因此他必须在中国军队兵临城下之际采取一次大胆的冒险行动,用一场胜利来扳倒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

尽管班加尼克的失利对德军的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然而艾利希却并没有因为这场失利而失去信心,好运也似乎因此来到了他身边——气象部门预报在2月27日这一天的清晨,新德里城市外围将会出现大范围的浓雾天气。艾利希大喜过望,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做出了战役部署。他手头现在唯一能动用的机动部队是国防军第1o6装甲师下属的两个装甲团,大约有三百多辆坦克,虽然数量处于劣势,但是这两个团全是参加过俄国战役的老兵,而且配备的是全新的电力驱动坦克,没有了以往坦克动机的巨大轰鸣声,作战的隐蔽性更胜一筹。同时第1o6装甲师师长托尼将军还是艾利希当年的军校同学,有了这层关系,他自然不会像那些空军将领们一样应付差事。

作战命令一经下达,整个新德里顿时变得忙碌起来。德军不停地将各种装备和伤员运上飞碟,还在街头焚烧战备物资,制造出准备逃跑的假象。在班加尼克身负重伤的施林根上校也被紧急送到机场,他被炸断了一条腿,还失血过多,虽然暂时还没有断气,但是却已经奄奄一息。艾利希来到机场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施林根,后者虽然已经说不出话,但是那双布满血丝的双眼却透露出他显然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局——毕竟即使在号称最为残酷的俄国战场上,他的装甲团也没有遭受过如此沉重的打击。

艾利希安慰施林根一番后,便目送着他乘坐的飞碟消失在天空上。而此刻的新德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几乎所有的德军部队都在进行撤离,看起来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模样。而通往城外的道路也无人看守,有不少困在城内的印度老百姓趁机逃了出来,还将城内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正在迅接近新德里的印度军队。

纳粹德军正在撤退的消息传到解放军这里,令参战的全体官兵们都感到非常振奋,他们个个都认为德军在班加尼克惨败后已经无力再战,接下来只要集中兵力收复新德里,就能将纳粹德军彻底赶出印度。为了达到兵贵神的目的,陈东国决定立即抽调两个装甲师向新德里动进攻。

为了削弱德军空袭对战役的影响,陈东国将进攻时间安排在了夜间九点进行。担任突击任务的是解放军d集团军的一个装甲师,印度军队也出动了一个装甲师协同作战。中印两国的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誓要从纳粹的魔掌中夺回新德里,一股盲目的乐观情绪在部队中迅蔓延,却无人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对新德里的进攻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拉开了帷幕,面对中国军队的强大火力突击,驻守在新德里外围的德军只是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后便落荒而逃。陈东国收到先头部队来的战报后感觉胜利在握,立刻命令部队全力追击,而德军在逃跑的过程中也不断丢弃各种装备,甚至连阵亡官兵的尸体都被遗弃在了阵地上,这就令解放军先头指挥官更加坚信德军已经无力抵抗。

时间临近清晨,解放军指挥官已经可以在望远镜里隐约看到新德里的轮廓,然而一阵突如出现的浓雾却遮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随


状态提示:418 梦一场 14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