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二九五章 密会居庸关(下)
余三个方向则可以暂时维持现状不变。辽东虽然自大汉立国之初便属于幽州管辖,但因为辽东之地远在大汉东北,距离蓟城有近千里之遥,所以时常发生叛乱和地方势力割据的情形。如果不将公孙度势力解决,那么幽州的陆上和海上便始终面临威胁。”

“公孙度此僚虽然对于稳定辽东局面有一定的功绩,但他的野心比公孙瓒还要更甚,妄图占据辽东以北以东的广袤地域裂土封王,在幽州受到公孙瓒和袁绍势力的入寇时,公孙度也派出兵马前来助战。所以。攻打公孙度不仅是我们的战略需要,同时我们也师出有名,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

经过讨论,众人一致同意首先解决幽州东北的公孙度势力,这样既可以解除后背隐患,同时还能为幽州提供很大的战略纵深,增加近两百万人口和许多耕地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和战马。

郭嘉接着又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第一,究竟在何时发起讨伐公孙度势力的战事最为合适?第二,我方出兵多少为宜?第三。若是在我方出兵时长安发生巨变。或者洛阳受到重大威胁。又或者敌对势力再度联手对幽州发起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第四,我军是以陆上进军为主,还是以海路偷袭为主。还是水陆并行?”

将一连串的问题抛给大家,郭嘉坐下来盯着面前的地形图,再度陷入到沉思之中。

郭嘉虽然是刘和的第一智囊,但他现在被刘和影响的也喜欢集思广益,倾听不同的声音和建议,以此来完善自己心中的计划和方案。

少年时代曾经去过几次辽东的田畴说道:“本人曾经去过数次辽东,对于沿路的地形比较熟悉,我认为从陆上进攻公孙度最大的威胁时沿路的乌桓部落和辽东鲜卑,而因为路途遥远难行。后勤供给将会变得十分困难。辽东之地到了深秋之后便会变得奇寒无比,我军士卒未必能够适应酷寒环境下的作战,因此我建议在春夏之际出兵,在八月底就要占据阳乐、柳城和昌黎等城池,并且能够坚守到来年援军的到来。”

长期与鲜卑人和乌桓人作战的渔阳太守尾敦开口说道:“辽西鲜卑向来不服大汉管教。经常跟辽东鲜卑人狼狈为奸,祸害我汉人百姓,因此根本不能期盼我军在讨伐公孙度时不会受到他们的骚扰和袭击。这些胡人最是贪婪凶残,他们一定会将目光瞄向我军运输后勤辎重的队伍,所以后勤运输一定会非常艰辛和危险。”

曾经走海路从东莱前往辽东避祸的太史慈开口说道:“我曾乘船从海路前往辽东,后来又随鲜于明辉将军和韩从事一起乘船从海路抵达雍奴,所以对于渤海之内的情形有所了解。个人以为,我军在准备不充分之前,不宜贸然出兵辽东,而我军的准备首先要以水师为重!我军当在陆上故作声势,让公孙度以为大军马上就要攻打辽东,逼迫他将主力布设在辽东属国医无虑山脉一侧,等到度辽军的水师拥有大量的运兵船之后,便派出一支奇兵从辽水附近上岸,直插辽东的腹心襄平!”

太史慈这几年一直呆在冀州,并没有参加后来的蓟城保卫战,也未曾与公孙度军正面作战,但他凭借刚才田畴的介绍和观看辽东地区的形势图,竟然想出了这么一招声东击西的妙计,顿时让其他人高看许多。

一直不曾开口的徐晃,忽然说道:“对付公孙度,采取军事打击固然必要,但是否可以通过渗透和离间的方式,先使其内部分裂或者混乱?如果辽东内部不稳,那么我军届时遇到的抵抗就会减弱,出兵的时间就会缩短,这样可以迅速回援,避免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

赵云赞成徐晃的主张,提醒大家说:“自从上次我们在幽州打败轲比能之后,已经有数年不曾遭遇北方胡人的侵掠,但轲比能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在这几年时间向北向西不断的扩张和壮大,有迹象显示轲比能始终对物产富饶的幽州贼心不死。假若我们出兵攻打辽东的时候,袁绍暗中与轲比能联手,从幽州西线发起攻击,我们便会面临两线作战兵力不足的困境!更值得警惕的是,若是兖州曹操届时与冀州袁绍的兵力联合起来,再度在冀州发起攻击,那么我们将更难应对。”

“在此期间,也不排除长安发生剧变,或者洛阳受到多方势力的攻击!”张郃补充说道。

一直仔细倾听大家意见的刘和,沉吟说道:“大家看这样是否可行,我们最迟在明年春夏之际对辽东公孙度发起一场佯攻,既可以逼迫公孙度将防守的主力放在扶黎一线,让其对我们的水师不以为意,同时也能试探一下各方的真实反应。若是各方势力对我们出兵辽东不以为然,那么我们就抽调兵力真的打辽东,若是各方势力趁机攻打幽州,那么我们立即转入防御,让来犯之敌碰个头破血流!”

郭嘉赞曰:“此计甚妙!可以给各方势力造成一种错觉,好像我们就是故意以出兵辽东为幌子,引诱他们前来碰钉子。如果他们不来,我们就真的出兵打辽东;如果他们来了,碰过一次钉子之后,相信今后也就不敢再碰第二次,我们依然可以从容出兵辽东,无非就是多等一年而已。”

定下出兵辽东的方略之后,田畴提出新的问题:“近日从南面收到一些消息,曹操正在整顿兵马,似乎秋粮收获之后就有兵发徐州的可能。我们对此如何应对?”

刘和说:“如今刘备已经去了徐州,


状态提示:第二九五章 密会居庸关(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