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廷夏帮韩健平息张行军中生变,再到韩健将他派领两万兵马北渡黄河,韩健已经有近两年没见过苏廷夏。这两年时间里,苏廷夏在北方闹的是轰轰烈烈。是他将北王府在北川城以南的防线全数击溃,也是他兵围北川城,又是他带兵过北关进入到渤海,将渤海闹的天翻地覆,甚至令新罗对魏朝臣服。而后领兵打西王府,他也算是居功至伟,但到头来他也是受非议最多。
无兵无粮,只是给了他两万人马,还有一个便宜行事的权力,他便完成了兵马扩充以战养战,去的时候是两万兵马,回来却给韩健带回了十几万大军,到最后真正被东王府几次收编下来,也得六七万兵马。这样的作战奇才韩健也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置,苏廷夏身上所背的那些非议和恶名,说到底原本是属于他的,只是被苏廷夏代领了。
“东王殿下。”苏廷夏还是行礼,礼节上没有多少恭敬,只好像是平辈论交。
韩健摆手示意让随从退下,这样他可以与苏廷夏单独说话。苏廷夏一脸镇定自若,面对韩健走上前来,他也感觉到韩健来者不善,但若是韩健要对他下手,不会等到皇宫赐宴结束。或许韩健也会将他软禁,只要他不死,别人的非议将会持续存在,一些原本应该会安在东王府身上的罪名就会嫁祸到他的头上。
“安定侯得胜归来,陛下甚为欣慰,已在城中为你赐下府邸和奴婢,安定侯只管先静养些时日,之后自会再有派遣。”韩健道。
苏廷夏再施礼,韩健话说的客气,他自然也就没有辩解什么的必要。他的非议也是他自找来的,从他带兵抢掠开始,就已经料到有一天会遭来话柄,也会为东王府所弃。现下东王府并未对他加以弃用,而是留下他仍旧为东王府效力,只是被剥夺了军权,但仍可在京城中行走没有剥夺他的自由,他感觉也像是被优待了。
但一介领兵在外叱咤风云的将领,突然成为洛阳城里无所事事的闲人,这种地位的反差他一时又怎能轻易接受?若非韩健在关中一战摆了他一道,令他将兵马折损过半,或许也有与朝廷对抗的资本,但现在就只能忍气吞声,甚至面对韩健也要摆出无所谓的模样。
没有太多的话说,韩健也只是礼节性跟苏廷夏说了几句,随后韩健亲自给苏廷夏委派了差事,苏廷夏将会以兵部尚书的官职来负责前线战略上的统筹。但实际也跟虚职一般,并不负责真正的作战方略和指挥调度,就连京城的防务他也没有插手的权限。
苏廷夏也无何怨言,只是把领兵的兵符交出,再者出皇宫,在他所带回的一些随从护送下回府而去。
韩健直接回东王府,在他出征在外这些日子,洛阳城一切都安定,原本韩松氏担心杨瑞会趁机收权,本来杨瑞的确有机会这样做,但她也许是刻意为避嫌而不引起韩健的误会,再加上即将分娩,还有身边无太多可信任之人的缘故,到韩健回来,洛阳仍旧是相安无事,就连韩松氏也未在他离开后太多去针对杨瑞。
韩昭氏原本在潼关准备回洛阳,但得知林詹北上,她也不得不去西都和长安城帮韩昭氏整顿军务。在东王府兵马攻下关中之后,留守关中的是韩崔氏,虽然韩崔氏所部是一支整合军队,但在完成对西都和长安城的占领之后,军中秩序井然,地方很快恢复了平静。就连原本隶属于西王府治下的地方官,大多数也投奔了朝廷,朝廷也两次下敕令到地方,规定地方官只要拥护朝廷的,暂时都会留任。
回到东王府内,虽然韩崔氏领兵尚且未归,但整个家里却是喜气洋洋。韩健远征归来,西王府平定,如今东王府已经控制了北方大多数的领地和兵马,韩健已经成为魏朝无冕的帝王。而顾欣儿等人却并不太在意这些,韩健能平安归来才是一家子女人最为关心的。出征在外三个月,韩健回来之后有更多时间去陪身边的女人。
家中家宴,还没等结束,韩松氏已经在说韩健晚上要去陪谁的问题。韩健身边女人越来越多,在开始时韩健基本还能保持公平,但随着他公务的繁忙和这次的出征,回来之后再不是单纯的轮流去陪顾欣儿她们,韩健也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才会令后院安稳。
不过当晚韩健还要办一些公事,要到晚一些才能回来,吃过晚饭之后韩健便要往军所衙门去。
到军所衙门,等待他的不是各级的将领,现在东王府的将领多数都派遣在外,要么跟随韩崔氏和韩昭氏在关中,要么随林詹在北川城和北关,韩健要见的,也是刚从关中回来的洛夫人和李云,这两个西凉旧部派系下的女人。
关中一战,看似浩大,但整个战事来说属于波澜不惊,东王府这面折损最重的莫过于苏廷夏所部,而西王府的溃败则完全来自于内部的变乱。随着朝廷旗号进入到关中,很多地区的守将和地方官都是主动献降,到最后,关中之战所发生激战的地方也不多,激战也多是西王府军中叛乱之后的乱战,于东王府一边无太大损失,反倒令东王府可在战后收编到相当数量的西王府旧部。
到八月初时候,原本西凉旧部的属地,有三名地方郡守和镇抚使都投靠朝廷,西凉旧部领地内并未发生变乱,原本西凉旧部西支的人马,还想趁机夺回政权,但很快被地方守备军弹压下去。但韩健毕竟曾经有过要为西凉复国的意思,虽然洛夫人和李云在这次的关中之战中所立下的功劳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