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血染军魂>第110章 身份与银行

西海湾收留难民的消息传播得很快,形成了大量的难民潮向特区迁徙。

由于路途遥远,能到达西海湾的难民占难民的总比例不高,但急速涌来的大量难民,却也让西海湾着急。

又120万人先后在半年内到达,好在难民经过了路途的梳理,身体弱的、病的、没有一点家底子的人或家庭根本到达不了。

所以到达的这120万人中,老幼与成年人的比例差别不大,青少年和壮年居多,这为西海湾特区提供大量的劳力和兵力。

西海湾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作为国人的难民怎能不收留!西海湾人口在特区成立1年多来,人口快速达到400万人。

为弥补人口快速增加的储备不足,特区政府不得不让欧美的货船给自己运来大批量的粮食与棉布,花出去的是米金,有些心痛却也无法,好在后期利益将是巨大的。

特区政府以驻守各地的部队为主导,在进入西海湾各必经要道设卡,对到达西海湾的难民进行分类审查。

穷人好办,登记基本资料后,脏衣服脱了集中处理,发给衣物食物,送去难民营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衣着光鲜者就不好过关了,通行关卡必须申请交钱办通行证不算,连祖宗八代都要问出来。

还把表格一一填写清楚,而后他们被送入难民营较为整洁的2区,吃住用品等的什么都要用钱以特定的物价来买,一点照顾都没有。

没有钱或钱用完了,可以申请工作,直到有了新的分配。

换上破旧衣服装穷人!

更好办,检查行李确定身份,藏在身上金银、搜出来便没收,因为你是难民嘛!没人请你来,你主动前来便必须配合,不当难民与申请居住则有另外一套规定。

在特首的授意下,刚上任的三位市长第一件事便是狠抓户籍管理,设立户口户籍与联保及民兵制度,充分按照延安模式的治安与联防,杜绝敌特和破坏分子,关闭他们的生存空间。

政府主导成立街道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一个生在西海湾或外来、分配到某区域的国人和外国人的身份都相对明确。

积极性很高的街道老太太、老头们与村干部们,首次有了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工作做得很细致,任何走进他们视线和属于他们管辖范围的人都接受着他们的监督。

身份不明确的人,无论是民国人或外国人都会被集中到一个划定的区域,等待身份确定。

这些个不是集中营的集中营让很多人哭笑不得!

一不小心就进去了,经过一番严格审查才出得来但里面的生活、工作都正常,只要你有钱或能干事就有吃有住,生病能得到治疗。

当西海湾第一个标准的造纸厂和印刷厂建好之后,头单生意便是户口本和**件的制作。

从此,每一个生活在西海湾的人们,最怕的就是出门忘记带**,否则随时的、遍布各个角落的、干什么都要第一时间出示**的各级审查,便会让你进入集中营。

一旦进入集中营,至少干3天活路,没有工钱、只管吃住,验证身份后才能放出来。

这里面的管理者虽不打人,却动则就关禁闭,看守的军人对逃跑者真的开枪。

特区对外执行通行证准入与外国人登记制度,划定外国人生活区等一系列的措施与特区内部严格的身份制度,为特区安全与保密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非西海湾居民和商务人员进入特区都要填写申请表,每进出一次缴纳1个大洋的办证费,滞留期最长一个月。

超过一个月者,根据特区内部的企业、公司、居委会、村委会或政府等机构的书面证明、盖章什么的,才能逗留和再次进出西海湾区域。

进入西海湾之后也不轻松,需要尽快地找到亲属或机构给你出具逗留的时间和正当的理由证明,否则超过时间,集中营便欢迎你。

如果长期多次进出,每人一年至少需要缴纳12个大洋,好一个生财有道!

快速发展的西海湾每年呈几何增长的流动人员进入,入境处所收取的办证费和暂住费,足够不断地增加着的难民的粮食费用。

当特区军队稳定了边界布防、整个西海湾的边界都布置了障碍物及防线之后,特区设置了六个通行入境处和四个海关:

煌城等三市每个市都各设两个入境处,即每市一个陆路一个海路入境处,三个港口以及位于煌城东兴的国际关口作为海关设立处。

从最初的露天关卡到陆续修建的边防站、海关入境大厅、商检大楼、货运中转站等,实现人货分流。

海关及边检制度进一步落实,从军队代管到边防警察,进出西海湾特区成为了一个严肃的事情,但人民的生产生活与特区行政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北方使者邱东辉在西海湾经历了他这一辈子有生以来最不礼貌、最为逼迫的


状态提示:第110章 身份与银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