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秦将魂歌>第二百四十一章 博士

“韩非当真不再寻死觅活了”

听闻韩非在云阳国狱绝食自杀的经历,饶是时常不苟言笑的嬴政,仍然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韩非回到咸阳后,一直没有改变存韩的主张,为此不惜与李斯、姚贾论战,嬴政颇为不喜。或许,韩非在法家思想上的造诣,要比李斯高出许多,只是比起韩非来,李斯的政务能力却是要强上许多。

“想死而没有死成的人,总是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性命。”蒙恬笑着开口说道。

自杀的决心不难做出,只是接二连三的生出自杀的决心,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据说,真正决定自杀的人,在即将死亡的那一刻,都会感到一丝悔意,只是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那爱卿觉得该如何安置韩非”

既然韩非不再寻思迷惑,总要给他留个位置才行。嬴政摸着额头,泛起了难处。韩非与李斯这对师兄弟,算是互相看不对眼,尿不到一个壶里。这个时候,嬴政更加倚重李斯的建言献策,但内心深处,嬴政确实非常欣赏韩非的思想。

韩非的著述,字字珠玑,说到了嬴政的心坎里。

“大王,臣领兵征战的时候,勇猛的人,我就让他冲锋在前;正直严明的人,我就让他担任军法官;耐心细致的人,我就让他管理军需后勤。”

蒙恬双手作揖,微微点头“用人如同用器,用其所长即可,该怎么安排韩子的职司,只需要发挥韩子的长处即可。”

“韩非长于著述,短于言辞,缺乏操作之能。”

嬴政想了想,最后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韩非回到咸阳后,几乎没有主动请求面见嬴政,而是通过选择上书的方式。难得几次见面,结果韩非一激动,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惹得嬴政心中也没有了兴致。

读其书,恨不得与之同游。见其人,则显得有些失望。所谓相见不如怀念,若想永远怀念,则不如不见。

“寡人心中已有所定也”

次日朝食过后,嬴政发布谕令,征召韩非为博士。

“韩博士”

蒙恬细细回想,原来后世的博士学位,在古代的时候,原来却是官职。只是不知道古代还有没有硕士这一说。

秦朝时期的博士,相当于后世的社科院院士,管理众多典籍,可以参政议政,虽然没有决策的权力。韩非喜欢著述,博士这个职位,正好发挥韩非的专长。如果嬴政不召集韩非参加廷议,或许韩非只需要继续他的法学研究就行了。

“子房,你瞧,现在韩非做了秦国的博士,韩王安的性命也保住了,这下子你不该再想要出走了吧”

蒙恬笑眯眯的打量着张良,看得张良有些脊背凉飕飕的。

张良暗地里准备跑路的事,看来还是没有躲过蒙恬的眼睛。

“张良欠将军一个恩情。”

张良沉吟了一会儿,终究对着蒙恬一拜到底。男子汉大丈夫,说好由蒙恬解救韩王安,而蒙恬确实没有辜负张良的期待。

虽然,子房的字,张良听着有些别扭。严格说起来,蒙恬既然不是张良的长辈,没有给张良起字号的权力。

“子房,你明白欠我恩情就好,可是记得要还的。”

这个时代的士人,观点还比较朴素,受人恩情,总不会无声无息的拍拍屁股走人,平白叫人看不起。古风犹在的三国时期,关羽投降曹操后,想要还归刘备,总要离些功劳,报了曹操的恩情才好。

“那将军需要我怎么还”

张良显得一脸懵逼,春秋战国时期的主公哪有张口要求门客报恩的道理,一般都是门客主动为之,主公显得大度一些,似乎丝毫不在乎给予。

蒙恬这是不放心我张良,故意出言提醒我吗

想到这里,张良觉得自己的士人风骨,受到了不公正的怀疑。

“怎么还”

蒙恬右手托着下巴,想了想“现在我还没想好,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

蒙恬心中暗道,我想起来的时候,时候可就晚了。等到那时候,必须把张良变成蒙家的门客才行,不能让他跑出去参加什么反秦复韩的运动。

秦末的贵族复辟战争,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里面多少有些张良的功劳在里面。蒙恬觉得安抚住张良这样的不安定分子,多少算是为天下苍生谋取了福利。

“听说你研究道德经挺上心的,有时间了,先给我讲讲黄老之学。”

离去之前,蒙恬特地回过头来,郑重的交代。

百家争鸣以来,儒法两派,相互争鸣不休。墨家衰微,但道家学说一直顽强的紧跟在儒法之学的身后。特别是南方的楚国,身手道家学说的影响。

老聃的学说,源自东周,经三晋传入山东六国。张良小时候体弱多病,受到方术士的影响,对道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如同方术士所说,从中寻出强身健体,与仙人沟通的道理来。

来到蒙府后,蒙恬尽力满足了张良的读书需求。凡是跟老庄之道有关的书籍,蒙恬统统命人搬到了张良的房里。

蒙恬心里打着主意,张良潜心研究黄老之道,也就不会有心思天天想着去造反了。

“既然蒙将军对黄老之学感兴趣,我为何不能以黄老之学反过来影响蒙氏一族呢”

望着蒙恬离去的背影,张良从书堆里取出一卷竹简,抚摸着上面的墨迹,心中突然动念。

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小国寡人。秦国现在奉行兼并之策,但兼并天下,九州归一之后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一章 博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