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秦将魂歌>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郸最后的日子(三)

秋色将尽,大地一片荒凉之色,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土地上,只剩下萧瑟的草木凋零。

寒冷的北风吹来,让人忍不住有些打寒颤。

即便这个时候,中原大地的气候普遍比较温暖,大河北边的冬天,仍然较南方寒冷许多。

秦军围城,已经过去了十天。

说是围城,其实秦军只是堵住了南北方向的城门。秦军骑兵,时常巡逻游弋,遇见想要进入邯郸的赵人,或是从邯郸逃离的赵人,一律射杀,将剩下的人赶回邯郸城去。

只是秦军的人少,仍有漏网之鱼,见势不妙,逃离了邯郸这首看似不会沉默的大船。

“必须在初雪之前,打下邯郸才行。否则,大雪洒满大地的时候,再想用兵,就困难了。”

蒙恬骑马驻在一处高地之上,在北风吹拂下,紧了紧身子。

邯郸的存粮,大部分调往了前线大军。剩下的粮食,添了曲梁城的几万张嘴,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

以城内的居民,消耗城内的粮食,林彪在打长春城的时候,运用得炉火纯青。历史上,蒙古人攻伐他国的时候,也常常使用这一手段。

只是可惜要死去一批无辜的赵人,该死的战争。

蒙恬望着萧索的邯郸城,皱着眉头,目光变得坚毅起来。

是时候摘取胜利的果实了!

“给荆苏传消息,让他安排我与郭开会面。”

“将军真要与郭开会面?”

乍一听闻蒙恬的话,蒙虎吃了一惊,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郭开要求将军在邯郸城与他会面,这也实在太过无理了。若是郭开心存歹意,将军可就真的会身临险境······”

蒙虎勒住马,跟在蒙恬身后,开口劝说蒙恬打消这个疯狂的主意。

战场之地,与敌军会谈,春秋时期,本来多有美谈流传。商鞅率军攻打公子卬,以和谈之名,暗中俘虏公子卬之后,各国领兵将领,闻听和谈之名,如临大敌。

春秋时期,秦人非常将诚信,经常为晋国人欺骗。商鞅变法之后,不少晋国人进入秦国为官,对付六国的时候,秦人开始运用权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晋国人曾经经常扣押别国的使者,可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玩了一把大的,竟然扣押了楚国国君楚怀王。

秦人自己有这样的行为,当然不会相信赵国人,会变成春秋时期的秦国人。明明被骗了,还会认真遵行之前的诺言。

“郭开有意投靠秦国,如果我不出现的话,就不能打消他心中的疑虑。如今,秦国国势强盛,赵国危在旦夕,即使没有我蒙恬,王老将军也会兵临邯郸城下。郭开拿住我,不会改变赵国国运倾颓的结局。”

蒙恬摆了摆手,示意蒙虎不要再继续劝说了,他的决心已定。

荆苏传来的消息,说得很明白,郭开指明要求和秦军主将会谈。

能做到赵国丞相的郭开,得于赵迁的宠爱,可到了这个地步的人,绝不是一无是处。

对秦赵两国的局势,郭开应该看得无比清楚。

至于郭开是否存有对蒙恬不利的想法,蒙恬也不能肯定,只是比起眼前的邯郸城来,蒙恬更愿意赌一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邯郸南门外的秦军军营,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士兵们望着高大的邯郸城墙,脸上露出了一丝迷茫之色。

“怎么?攻城还是不顺利?”

见李信率领士卒退回军营,面容憔悴,阴沉着脸,桓龁不由得心里一紧。

“缺少大型攻城器械,准备不足,好不容易攻上城头,却不能及时支援,在城头立足。”

李信取下头盔,用面巾抹了一把大汗淋漓的脸庞,无奈的摇着头。

连续几天,秦军试探性的攻城,平白造成了许多损失,却没有丝毫进展。

回想起这几天的战斗,李信头大如麻。以前,他习惯了率领车骑部队,迅猛冲锋,突然面临坚城,需要他指挥攻城,不由得有些手忙脚乱。

“蒙恬的秦军,有没有开始攻城?”桓龁问道。

“蒙恬率军进行了牵制,但并没有大举攻城。”

李信拿眼睛瞧着桓龁,感觉有些好笑。没到邯郸城下的时候,桓龁巴不得蒙恬率先攻城,碰得头破血流。可到了邯郸城下,见蒙恬并没有率先攻城,桓龁倒首先沉不住气了,按捺不住,首先对邯郸城发起了进攻。

“难道这小子冲到邯郸城下,只是做个样子,还是等着王老将军前来解决邯郸这个硬骨头?”

第一个攻入邯郸城的念头,始终诱惑着桓龁。

王翦的大军,此时正在与李牧的大军鏖战,一时半会儿,进前不得。若能独自打下邯郸,有这样的机会,桓龁当然不想错过。

“再派人前去,催促蒙恬攻城,还有,天寒地冻的,我军粮食不多,让蒙恬拨一部分粮食给我军······”

秦军的攻势,暂时停止了,邯郸城内,又恢复了平静。

为了庆祝胜利,赵迁让宫廷乐师安排了一场歌舞表演,犒赏留守邯郸的大臣。

“丞相,鄙人看丞相,怎么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

回到丞相府的书房后,面色和善,满脸微笑的郭开,突然变得眉头紧皱,心神不宁。

郭开的舍人,跟随郭开有些年头了,还在宫里的时候,就发现了郭开心事重重。

“秦国国君,别看年轻,可灭亡赵国的意志,却是无比坚强。”

郭开叹息了一口气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郸最后的日子(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