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秦将魂歌>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武来信 2

“吾儿蒙恬,父安,勿忧······”

蒙武只是伤着了右肩靠近胸部的位置,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却要受些苦头了。蒙武在信里交代,让蒙武安心呆在上郡,不蒙召,就不要回咸阳。

蒙骜曾做过秦国的上将军,蒙武从军多年,军中故旧无数。父子两人统领大军,朝中难免不会有人嚼舌根。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现在蒙武受伤,安心在咸阳大后方养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为了平衡蒙家的影响,嬴政着力扶持王翦,等王翦立下灭国之功,影响力过大的时候,嬴政又会扶持其他的军事家族。

真正理性的政治家,做出选择的时候,只会考虑利害关系,而不会只顾情感。温情脉脉的政治家,老百姓会喜欢,但这样的国君,要么自己丢了性命,要么留下糜乱的局势。

“老将军信上怎么说?”

甘罗就着灯火,悉心观察着蒙恬的神情。蒙恬很信任他,但甘罗明白某些距离不能逾越,所以他没有开口讨要蒙恬手里的书信。

“父亲身体没有大碍,你就不用回咸阳去了。”

蒙恬收好书信,注意到甘罗眼里明显松了一口气。蒙武特别告诫,领兵期间,与家里偶尔通通信还好,但却要注意,人员不要频繁往来。

蒙武与蒙恬,既是父子,又是领兵大将,御史可是专门盯着呢。

“老将军身体无碍,将军不需要过多担忧。前往草原的事,你就不要再阻拦我了!”

甘罗孜孜不忘前往河套的计划。

“······”

蒙恬沉吟良久,心里不住思量。奴赤回到草原之后,尚没有消息,要想挑动匈奴内乱,仅仅依靠奴赤,肯定不行。

隋朝的时候,为了分裂突厥,隋朝大将长孙晟亲自深入突厥,多方努力,纵横捭阖,游说离间,才使得偌大的突厥,分为了东西两部。

凭着一张嘴,忽悠没有开化的匈奴人,正好发挥甘罗的所长。

“我会让荆苏配合你,为你配备身手最高的护卫!”蒙恬见甘罗确实很积极,就不想强行否决他的计划。“这次你去河套,我准许你自由行动,自己拿主意,不用征求后方的意见。”

“诺!”

甘罗立马坐直了身子,恢复了严肃的神情,恭恭敬敬的领命而去。

几天过后,一个清爽的早晨,朝阳初升,整个东边的天空红彤彤的。

卯时将过,辰时将到,破奴关的城门,缓缓打开。

一队商队,百来人左右,押着十几辆马车,晃荡着驼铃,出了破奴关,很快没入茫茫的草原之中。

蒙恬站在高耸的望楼之上,目送着甘罗的背影逐渐远去,渐渐的消失不见。远处的天际中,偶尔飘过几声猫头鹰归巢时的叫声。

低低调调,静静悄悄,谁也不知道,刚刚前往草原的商队,主事的却是军府的长史甘罗。

风萧萧兮······

此情此景,蒙恬想应声而歌,动了动喉咙,却终究没有发出声来。吟诗作对本不是他所长,再说,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歌,可是太子丹送别荆轲的诀别之曲,太不吉利了。

荆轲刺秦出发的时候,太子丹易水边送别,击筑当歌,悲悲戚戚,场面浩大而感人。想到太史公的记载,蒙恬越发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甘罗怀着特殊任务,蒙恬都不敢公然送别,想那荆轲,身怀刺杀秦王嬴政的绝密任务,太子丹安排那么宏达的送别场面,根本躲不过秦军间谍的眼睛。太史公记史的时候,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庙堂之上发生的惊魂,早已成了民间流传的故事。

故事一旦在民间开始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越来越变样。

话说,这个时候,太子丹又在哪里呢?

蒙恬回过头来,望着燕国的方向,想到这个有些奇葩的国家,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

整个战国之世,燕国除了在燕昭王时期,雄起了一把,如流星划过天际,此后再也没有了闪亮露脸的机会,纯粹成了打酱油送欢乐的角色。

邯郸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燕国想着趁火打劫,结果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说,还让赵军打到了自己国家的首都,让人贻笑大方。

如果没有秦国的牵制,或许燕国早就被赵国灭了。

秦燕之间,中间夹了一个赵国,两国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友好往来,关系不错。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施展得不错。

燕国偏处一隅,失去了传统盟友齐国,老喜欢跟赵国死磕,秦国很喜欢这样盟友。

“秦国统一天下,扫灭六国,既有自身奋六世之余烈的原因,六国自己窝里斗,不争气,也很重要啊······”

蒙恬登高北望草原,大发感慨的时候,一辆豪华的轺车,六匹清一色白马为驷,缓缓驶过了函谷关口。

轺车之上,一面秀丽的蓝色小旗迎风招展,上书一个大大的“燕”字。

温润的轺车里,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着华丽的蓝色礼服,配上面若冠玉的面容,不禁让人想起了春秋时的子都。

这位年轻人,便是当今燕王的太子姬丹。

小的时候,姬丹曾在邯郸生活过。正是在那里,他认识了当今的秦王嬴政,说起来,那时候,嬴政还受了他不少恩惠呢。

想起嬴政以前的窘相,姬丹的心里,升起了一股莫名的优越感。

“太子,秦国的地理环境真是得天独厚啊!”

轺车的右手边,姬丹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武来信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