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秦将魂歌>第一百零五章 间谍

在中国,本地人有歧视外地人的传统。主要来说,经济发达的地方,歧视经济落后的地方。上海人歧视浙江人,浙江人歧视江西人。

战国七雄当中,秦国国力最强,秦人心中确实存有某种大国强国的优越感。秦国的使者,出使六国的时候,真真切切实践了被后世称为帝国主义的外交,腰身挺得杠杠的。

秦人重实干,没有那么多歪脑筋,法律规定什么,大多数人不会想法设法开动聪明的头脑,钻法律的空子。商鞅变法时曾说,民众需要学会做“愚人”,这个愚人,可不是指白痴和弱智,而是大家规规矩矩的守法。

可商鞅之后,东方六国来的人,即使是法家信徒,明白商鞅真义的人,实在太少。

六国之人在秦为官,在国君面前动动嘴皮子,就火箭般的在政坛崛起。崛起之后,平常的故旧,通过各种方式,纷纷位居高位,形成了某种裙带关系。

功劳的大小,有时候就在于上面人的一张嘴。

六国来的客卿领兵,打了一个小胜仗,上面汇报的时候就会说成大功劳,爵位升得很快,后来居上。

小时候没有受到秦国法治环境的熏陶,六国之人,很难认同秦人严格奉行的理念。

时间久了,秦人和来自六国的客人,时有冲突,时而发生排外的运动。昭襄王时期,魏冉为丞相,就对六国来人敬谢不敏。不知情的人,暗自猜测,魏冉是怕六国来的有才之士,抢了他的丞相之位。

只是,如果秦人不支持魏冉的话,魏冉的排外政策,无论如何进行不下去。

时光流转,岁月轮回,秦国又一次,走到了一个排外的十字关口。

随着王绾的一声令下,秦国的御史四处出动,浑身打满了鸡血,暗中调查来自六国的官员。

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中间还偶有那么几个**分子,何况,战国时代的官员,哪里有为人民服务这么高的觉悟。

御史一查,果然查出了不少六国客卿的污点。出行办事的时候,让驿站超标准接待;暗中与六国权贵往来,私通书信,泄露秦国情报。

偶有那么几个官员,经不住讯问,老老实实交代了他们的奸细身份。所谓奸细,那就是后世的间谍。王绾顺藤摸瓜,竟然在秦国查出了一个间谍网络。

“郑国,你到秦国,蛊惑大王,兴修水利,到底存了何种目的?”

廷尉府下属的监狱里,秦国廷尉隗林,正在审问来自韩国的间谍,水利专家郑国。

御史接到有人告奸,说郑国有一次醉酒后,无意间吐露,韩王交代他的疲秦之计。

早在庄襄王在位的时候,郑国就到了秦国,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觐见。后来通过贿赂吕不韦身边的舍人,才得以面见吕不韦,阐述他在秦国关中修渠的主张。

吕不韦早年在魏国大梁城呆过,白圭主持修建的水利系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到吕不韦举荐之后,郑国成为秦国的都水长,主持修建郑国渠。

郑国似乎没有听见隗林的文化,他还在思考为之费尽心血的卓越工程。

“郑国,有人告发,你来秦国之前,曾经去见过韩王,韩王给了你什么样的任务?你主持修建郑国渠,有没有做危害秦国的事?”

啪的一声,隗林的手掌,重重的敲在案桌之上,似乎格外愤怒。

“啊——”郑国反应了过来,悄然叹息一声,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郑国渠工程,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若是成了断尾工程,那才真是危害了秦国的利益。

“韩王听说秦国热衷修建水利工程,确实有让我入秦,修建郑国渠,以此疲秦的想法。但我郑国,可以凭我的职业良心起誓,我从来没有危害秦国的想法,我只是想修建一道宏伟的工程而已······”

“宏伟?为了你的宏伟工程,秦国动用了多少的人力,耗费了多少的钱粮?”

隗林气不打一处来,关中郑国渠的修建,抽掉了不少人力,严重影响了秦国的用兵计划,也影响了关中的粮食生产。曾几何时,沃野千里的关中,在工程开始后,一度有缺粮之虞。虽然有蝗灾的因素,但关中的粮食生产受到影响,确实跟郑国渠的修建有关。

好在修建了都江堰的cd平原,粮食大量丰收,供应了秦国关中。

“快说,你的同伙在哪里?韩王到底派了多少奸细到秦国?”

“同伙?我没有同伙,入秦之后,我只是一心修建水利而已。”

······

普通人都知道,抓到一个间谍,最好能打掉整个间谍网络。隗林可不愿意相信,郑国真像他看起来的那么无辜。成为间谍的人,没有那么好对付。

不过,问来问去,郑国坚持自己的说法,渐渐地,隗林也失去了自己的耐心。

“大人,按规定,可以用刑了?”负责记录讯问过程的法吏,开口提醒道。

秦国廷尉府主持编纂的《封诊式》里规定,审讯犯人,并不禁止刑讯,但要符合规定的条件,遵行规定的程序。

郑国不愿意招供,而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案要案,又不可不慎重,符合用刑的条件。

“嗯,来人,鞭笞三十!”隗林挥了挥手,表示同意了用刑。

两个狱卒,凶神恶煞,走上前去,将郑国拖了出来,一把脱下郑国的裤子,露出他白白嫩嫩的屁股。没奈何的,郑国只觉得后面菊花一紧。

狱卒很粗暴,他们身为普通秦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五章 间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