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事情,终究是过得很快。朱勉下旨,在大雁塔设宴招待众多学子之后,便是着手开始安排这些人的工作了。
所谓任人唯才,这一次的科举,和以往相比较,的确是变化挺大的,但也同样是网罗了一大部分人才。这只是表面上的,而在暗中所做的事情也已经完成。
河东省的贾子方所选拔出来的立法司三百六十司员,最终都进入了律法院,归包义节制。而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众多学子,依据成绩大小,一部分人被任命为各州的知府,也有一部分被任命为富裕县城的县令,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进入了朝堂上的三院四厅做了个干事。
总之,原本显得缺乏人手的大明国朝堂,一下子变得充盈起来。
时光流转,暮春的四月份转眼间就到了炎炎夏日的六月份,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了,三院四厅的政治制度,即将开启。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此前所预料到的江南省世家暴乱,在孙世宁的操作下,被彻底镇压了下去。也由此,朱勉开始筹划着如何整顿大明国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革新不同,经济制度的革新,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这是需要花时间去考察研究的。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朱勉从来没有忘记。无数的历史规律,都证明了这一条,只有稳定合理的经济制度,才能够构建出稳定长久的国家。否则的话,必然会导致国家的崩溃,纵观历史,哪一次朝代更替,没有发生过经济的崩溃呢?
这是很明显的,朱勉自然不愿意将来大明国,出现经济崩溃的局面。事实上,他已经有些预料到这场局面正在迫近,毕竟几年战乱下来,民力都开始枯竭了,是时候休养生息了!
六月份,革新的前夜,朱勉将这些想法诉说给亲近臣子听后,便是着手去布置安排相关事宜了。
六月二十九日,此时的宫中碧波湖,满湖的荷叶,已然绽放开来。湖中心的桃花岛上,也是一派绿色,花草盛开。桃花岛上的碧波宫前,树荫下,则是坐着一名苍老的妇人,白发苍苍的模样,很明显是步入了人之将死的晚年!
在老妇人的身旁,几名侍女太监,则是站在一旁,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但老妇人却是视若无睹,眼前直勾勾的盯着前方的桥梁。
这名老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太皇太后徐氏。而桥梁之上,一名青年,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带着几名太监侍女,正快速的朝着这处碧波宫走来!青年也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朱勉!
“奴才等叩见皇上!”徐氏身旁的几名侍女太监,见到朱勉走来,慌忙跪下施礼。
“皇上来了啊?老身就不多礼了!”徐氏古怪的语气,让人听了极为不舒服,“几年了,你都不来我这碧波宫,怎么今日出了什么事?还是说,你这个皇上做到头了?”
徐氏脸上的苍老之色,使她看上去极为憔悴。
“朕是来羞辱皇祖母的!”朱勉听了这种古怪言语,也不生气,反而是冷笑了几声,“五年了,皇祖母是不是该了解些什么了!”
徐氏一听这话,脸上的苍老之色,变得越发浓重起来。甚至是,皱起的眉头之中,不由得泛起阵阵愠怒神情。然而,现在终究不是她作为太皇太后的时代了,大明国已经是朱勉独掌乾坤的日子了。
“你老了,朕也不想多说什么,相信你的心里比谁都清楚。”朱勉似乎转移了话题一般,“朕今日前来,却是要告诉你另外一件事,大明国即将革新,朕要看看,你这位守旧的皇祖母,还有什么话说!”
“皇上既然决定做了,那就去做吧!老身已经老了,再者被你软禁在这碧波宫中,也没什么权力了!”
徐氏在陈述一个事实,但她的言语之中,却是充斥着无奈。五年之中,朱勉做了些什么,她自然清楚。或者说,是朱勉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派遣相关人员,将大明国所发生的事情告诉她的。
这本身对于徐氏来说,就是一种羞辱。
曾经作为一代大权在握的徐家掌舵人太皇太后徐氏,自然心中见不得违拗自己意思的朱勉,做出这一番事业来的。可现在又能说什么呢?或者换句话说,朱勉在曾经发动宫变的时候,没将她杀死,本就是一番羞辱,更何况现在呢?
“唐凝已经怀上了朕的龙种,朕的天下传承也有望了。如果皇祖母你能够活到那个年龄,朕希望你能够看到一件事,那就是彻底废除外戚干政的制度!”
“尽管现如今,唐修参与着朝堂事情,但在不久的将来,或者说是朕百年之后,外戚参政的制度,将在这一时代彻底终结!”
听着朱勉的话,徐氏似乎看到了大明国未来的权力中枢的构成,那是她曾经想不到的事情。
“告辞了!”
不容徐氏回话,朱勉便是离开了碧波宫,只留下徐氏一个人坐在那里,唉声叹息,似乎是在后悔。
这五年之中,大明国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大明国的外部环境稳定了下来,虽然说是有一些屈辱,但因为国耻碑的树立,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子气,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其次,内部环境得到了巩固,不论是藩王叛乱,还是百姓民变,都得到了镇压;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当今皇上得到了天下万民与朝堂百官的拥护,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徐氏深知,大明国将来繁荣的景象,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