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明朝的两京制度其实挺有意思的。
名义上,浙江这片儿地方是南京六部管着的,但是皇帝在北京,所以北京吏部在给杨尚荆搞完了晋升文件、皇帝签署之后,是不会直接送到浙江藩司的,而是要去南京吏部这么个养老的衙门转一圈儿,才能正式发到杨尚荆的手上。
而一般四品往下的官职,除非是圣眷隆重的,是不会让太监下来传旨的,毕竟天下官吏辣么多,晋升一下都要传旨,宫里要养多少个太监?杨尚荆这种太监厌皇帝憎的,让太监下来传旨,那是想都别想了。
所以杨尚荆得到的就是一份从北京吏部发出、南京吏部转发的文书,连带着正五品官儿的官服,至于剩下的衙门之类的,还得再等,毕竟任何一个新建的衙门都是水草丰茂之地,人员、权责之类的,内廷、外朝的大佬们需要再深入讨论一番,看看怎么能在这块儿地上让自家手底下的qín_shòu吃个饱。
所以现在杨尚荆裹着几层绷带,瞅着眼前的官袍文书,就有点儿感慨,打今儿起,他也是大明朝中级官吏了。
“少爷力拒倭寇,斩杀无算,身先士卒身披数创……”忠叔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些揶揄,杨尚荆猛然转头,就看见忠叔一脸严肃地站在那里,表情却是说不出的严肃。
杨尚荆默默地站起身来,对着忠叔一躬身:“戬知错矣。”
昭和参谋不能学啊,一想学着他们赌国运,九成九是要玉碎的,虽然现在连大正年都看不见影儿呢,不过这昭和之力贯穿历史的能力还是有的。
忠叔叹了口气:“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少爷,今后若有战事,还是让老仆前去罢。”
正五品的郎中落了实职,管着一个总督三幅军事的衙门,杨尚荆在杨家的地位必然是水涨船高,今后一些核心的东西也会开始逐渐向他开放了,忠叔虽然经验丰富,但终究不如身在官场的杨尚荆这般,能直接给杨家带来便利。
话锋一转,忠叔继续说道:“少爷,那千户邢宏放,正在客堂处候着,是不是要见见他?”
杨尚荆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那就见见吧。”
他升职加薪这事儿,现在在整个浙江应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毕竟南京兵部的一个实职郎中,下面又是三府军事,可不是什么一声分巡道的正五品阿猫阿狗,这是随时都有可能直接调到北京,弄个正四品佥都御史熬熬资历刷刷名望,然后扶正六部侍郎的主儿,所以整个南直隶、浙江有点儿门路的,现在都知道了。
邢宏放家昔年也是跟着英国公张家混的,虽然说因为张玉战死那会儿,直接被拆份了出来,在这江南喝水鱼汤,比不上京营的同僚那般风光,但门路还是有一些的,加上当代的英国公张辅是朝廷勋贵的一杆旗,以正五品千户的身份打听到这种消息,也在情理之中。
随意披了一件袍子,杨尚荆起身出了门,直奔客堂去了,刚一进门,正坐在那里品茶的邢宏放连忙放下了茶杯,站了起来,一脸的恭谨:“末将邢宏放,见过郎中。”
现在邢宏放的语气里,就带上了见上官特有的恭谨,远不是初次见面那会儿的客气,当时是看着都司方面的面子,现在这是因为杨尚荆真的牛逼了。
虽然说千户和郎中都是正五品,虽说这年头也不是什么文贵武贱喧嚣尘上的年月,但是杨尚荆是受了钦命署理军务的,挂着的还是兵部的名头,这平白就要比寻常的正五品高出二级来,再加上身后外朝的大佬站了一群,他邢宏放傻逼了才会以平级的姿态和杨尚荆见面。
当年做侍郎的焦宏也不过正三品,下来备倭的时候正二品的李信还不得跪舔?
杨尚荆摆了摆手,叹了口气:“你我都是自己人,何来这般的客气,坐,快坐。”
要说起来,这俩人确实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当初黄家灭门那事儿,谁都有份儿,前几日的战场上,要不是知道邢宏放带着二十几个家丁一人双马往他那边赶,杨尚荆也不敢提着刀子就带人冲。
看着杨尚荆的语气,邢宏放这才松了口气:“前日里倭寇袭扰黄岩县码头,末将救援不及,还请郎中当面恕罪。”
“相关的军情,我这边都看过了,错不在你,何罪之有。”杨尚荆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有点儿意味深长地看着邢宏放,这人自己揭短,难不成是要给自己送一个大礼包不成?
当日杨尚荆昏迷之后,巡检司弓手没敢追击,不过这股子倭寇在顺流而下的时候,正巧遇上了海门卫的嫡系人马,被砍了个一干二净,往朝廷上的奏报,也是这帮海门卫的人马得了首功,拼死拼活、差点儿把自己搭进去的杨尚荆只是稍微提了一句。
三百多的倭寇,这特么可是天大的功劳啊,至于里面真正的倭寇只有三十来号,谁会去管?没在沿途村庄找老百姓借几个脑袋换军功,已经算是这些年浙江吏治清明的最好表现了。
然后据说海门卫的指挥使就被叫去了昌国卫,据说是挨了一通儿毒打,这个海门卫的指挥使据说是李信的亲信,以至于李信还给杨尚荆写了亲笔信说情,不过看了看改了之后的奏报,杨尚荆当时就决定追查到底,别说对面的不是个孩子了,就是孩子,也不能放过他。
他喵的首功还是海门卫的,自己这个巡检司辛辛苦苦拼了那么久,接近两百人的弓手直接躺下去一小半,剩下的还有一堆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