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雄起中亚>第七百零一章 攻心为上

“都不要捡,都不准看。”,阵阵喝令声在夏军阵营中响起,但是很多夏军将士,已经偷偷将纸片塞进了怀里。

这便是李承业的目的!通过‘空中撒网’的方式,将中兴府的惊变传到夏军军营。好让更多的底层将士知道,他们的都城已经毁了,皇上也没了。

在没有效忠对象的情况下,他们的军心,也就无可避免的没了。

也是冷兵器时期,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除了装备、军队素质外,就是军心了。

通常两军对垒时,瓦解军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杀了对方主帅,斩断帅旗。在通信不便的情况下,军队的指挥是做不到口口相传的。所以帅旗,就成了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一旦支柱倒了,军队的溃败也就无可避免。

眼下李承业让人在信中说,因为夏国国主昏庸无道,听信奸人误国。所以导致上苍降下天罚,使得京城的皇亲国戚,朝廷大员都失去人性,变成饮毛茹血的野兽。

因而大元奉劝对面的夏军,不要再执迷不悟的为昏庸国主走上覆灭的道路。

当然,若是向元军投降的话,元军会放下之前的恩怨,饶他们一命。更关键的是,还允许他们移民元国,给他们赐予田地。

尤其是最后一句的‘赐予田地’,可谓是正中大多数将士的下怀。

大元的甘肃行省已经成立了四年了,如今那里怎么样,很多底层将士都已经知道了。

从前吃不起饭的人,去了那里就能有田有地,吃饱了饭,还能娶妻生子。

这生活,他们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如果说从前他们还有些不信,但随着这次进入甘州境内,眼见为实的富庶景象,让他们不得不信。

而且攻打夏国的甘肃军团中,有不少将士原来都是夏国人。

他们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一不在证明,元国的生活确实比夏国优渥百倍。对于他们这些没有田地,只有烂命一条的穷苦人来说,更是最容易活下去的生路。

况且大元对夏国移民的门槛并不低!确切的说,对任何国家的移民门槛都不低。甘肃行省从前又本是夏国的领土,那里生活的百姓也多是夏国人。他们就算移民,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在这之前,他们虽然有移民的想法,但因自己已经加入了夏国的军队,脱离了普通人的身份,所以害怕移民元国会被对方拒绝甚至杀头。

那么现在,有了大元凉王府的保证,他们就没多少顾虑了。

再加上国主都死了,京城都乱了。估摸着夏国也完了,与其跟着不把他们当人的蒙古主子,还不如投降大元,种田种地也是条活路。

所以相关的利益取舍,根本就不用考虑太多。

哲别召集了所有蒙夏军将,一起商议对策。嵬名令公瞧着营帐中间像小山似的信笺,心里已古井无波。如果说在事情没有公布之前,他还会因此而头疼。那么在事情已经公布于众后,他便什么顾虑都没有了。

因为底层将士,已经找到了活路。若是谁敢冒着大不韪,挡住他们的活路,那就只能引起众怒。你死我亡,便是唯一的结果。

哲别不是傻子,显然也清楚这一点。便先沉默了好一会儿后,让在场的军将们都感受到了如山的压力。才不硬不软的威胁说,今晚的守营任务交给新附军。至于夏军,守了这么多天,也该歇歇了。

这么敷衍的话,谁还听不明白。那些夏军将领都沉着脸没说话,也懒得看嵬名令公了。见此,嵬名令公不得不站出来,向哲别应承说,全听对方的安排。

故障晚上,刚撤回来的元军观察到,黄河沿线的布防点出现大的军事调动。显然蒙军那边不信任驻防的夏人,所以都换上了自己人。

虽然新附军不算自己人,只能算是蒙古人的炮灰。但相比对他们充满敌意的夏人,更加恐惧他们的金国降军更值得信任一些。

不过令蒙军没想到的是,元军在采取了攻心之战后,就再没有渡河。一连三天,原本还精神紧张的新附军将士,也不免松懈了下来。

但在夏军营地!出于蒙军的不信任考虑,他们被包围在蒙军和新附军的营地中间。而且中军大营,还在蒙军的眼皮子底下。这样堂而皇之的威胁之意,让夏军营地的将士更加对蒙军充满怨念了。

此刻营帐里,嵬名令公点着元国生产的香烛,看着元国时下最盛行的拓本《西游记》。因香烛是带有驱蚊效果的药烛,所以帐内也没有蚊子。呼呼呼的元国自动风扇在不断转动,带起一阵阵清风。

这是元国的齿轮风扇,里面有转轴。在手动摇动了一会儿后,就可以自动转一会儿。虽然还是有些不方便,但比起扇子,风劲更足。

这东西在大元上市的时间也不长,并且数量不多,所以卖起来也不便宜。嵬名令公能弄到这东西,也是底下人孝敬给他的。如果有冰块的话,扇出来的风更加清凉。

只是出外领军,冰块自然是不可能有的。

正看‘唐僧收服白龙马’的情节看得入迷,外面突然轰的一声,地面猛然一阵,像是有什么爆炸了。马上呼喊声四起,外面的军队被惊动。

具体嵬名令公只是抬了抬头,便接着将目光转回。反正他现在被解除了兵权,外面也有蒙古人看着。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儿,他也鞭长莫及了。

“啯啯---”,一声虫鸣,嵬名令公的看书兴致又被打扰。随即门帘被人从外掀开,就见走进来两人。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一章 攻心为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