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陆炳此时知道北面有两万敌军精锐的话,他肯定不会选择死守于此,营盘是死的,辎重也是死的,只要人还活着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突破逃离才是最佳选择,可是陆炳的误判导致了更加惨烈的战争开端。
战斗在火灭后再次打响,陆炳带领普通的朝廷官兵冲在了最前面,企图用火铳和弓弩阻挡愤怒的叛军。终于寨墙被攻破,出现了一个两丈宽的大口子。这等大口子是致命却也相应的缓解了明军的压力,实际上这个口子并非是被攻破的,而是陆炳命人从内部弄漏的。
当然,陆炳的脑子并未坏掉,只是这样一来就会给敌军起到诱导作用。当杀红了眼的时候,遇到突破口,没有人会疑惑反而会朝着口子中冲去,谁也不会再翻阅高高的寨墙进攻。这般一来就缩小了打击面积,可以对一点进行集中防御,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窄道在朝廷官兵长矛和火铳的配合下守住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但这种迷惑敌人的技巧只能骗得了一时,叛军将领很快也发现了这等事情,于是又有叛军从寨墙上扑了上来,最终明军的防守被击溃,两方陷入混乱厮杀之中。
陆炳纵然夺命十三刀大开大合,沾着的就是死碰到的就是个亡,可是在这种数千人的战斗中,依然无法力挽狂澜。
“撤退!”陆炳见己方士兵伤亡惨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兵败如山倒,通常撤退就代表着失败。明军仓皇而逃,跑得快的丢盔弃甲,跑得慢的被从背后砍中,倒在血泊之中被敌人踏过。
就在这时候,一阵如同擂鼓一般的声响传来,陆炳下令:“往两边撤离!”
明军士兵听令往两旁跑去,而叛军大多是少数民族,听不懂汉话不知所措。此时杀声震天,若不是陆炳这样的练家子,少有人会听到那般擂鼓的声音。一支骑兵呼啸而至,叛军不知所措,在他们惊讶中,一个个色目人拧眉瞪眼的冲了过来。
这群被陆炳雇佣来的骑兵们,各个能征善战好勇斗狠。因为种族不同,他们要比汉人和壮族瑶族的小伙子们都要强壮一些,从小食肉的他们更是在爆发力和力量上占有很大优势。听到外面杀声震天,这群来自西北的小伙子早就按耐不住了,只是面对守城战事,骑兵是一点忙也帮不上,终于城破了,他们再也按耐不住冲了出去。
两丈的口子想要迅速逃离并不难,这是对一个人,十个人,甚至百个人而言,但当几千名壮瑶两族的战士们一起想要通过这个口子的时候,却显然有些不够用了。骑兵对步兵毫无悬念,更何况是一群来自西北彪悍的铁骑,这还不算完,作为生力军他们的体力充沛,压抑已久的杀意膨胀于身上的每一寸。
这是虽不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但是却以叛军大败作为结束。心急的雇用铁骑并未发挥他们的骑射的优势,因为夜晚能见度低,而现场人多己方和敌军混杂在一起,很容易误伤,所以只是举着马刀跑到跟前分辨是谁再临头一刀。明军在陆炳的带领下止住了逃窜的脚步,跟随骑兵的后面反扑了回去。
攻打大寨南面的叛军一共出动了三万人,除了北面的五千精锐,这乃是王振虎的全部家底,一仗打下来,面对武器犀利有工事依靠的明军,竟然折损了近一半人马人,剩下的一半人也多受了伤,仓皇而逃,总之队伍被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