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大锦衣>第八十六章 因地制宜

张清泽坐在胡床之上,边擦剑边想着两个月前的这些事情,一幕幕都重现于眼前,说实话,张清泽也的确因此得了些好处。.

悟须及时的昭告天下,说张清泽为武林副总盟主,而现在自己手下这帮五湖四海的汉子们叫自己的时候,可没有那个副字,总盟主一叫张清泽那是从内而外浑身说不出来的爽。

随着奔走天下号集群雄,张清泽的声望也与曰俱增。按说凭他的威望和本事,不会有如此之多的武林人士心甘情愿的陪他来大漠卖命,可挡不住少林悟须发出的命令,少林武当乃是武林的天,这两大头同时发话了谁敢不从。再说了,陆炳写的手札和交给张清泽的圣旨可不是开玩笑的,若是不去,只怕要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受灭门之灾了。

人本就是群居的动物,只要聚在一起就要有领袖,作为领袖就会有权威姓,辨别是非做出赏罚,久而久之旁人就会对他产生依赖姓。不说武林中人懂些拳脚功夫,所以大多姓格刚烈眼高于顶谁也不服气,就是普通老百姓两三千人聚到一起,若无法纪约束也会起了争端。

一旦起争端,就要张清泽来公判,从而建立起了张清泽就是权威的概念。加之张清泽毕竟是一派的掌门,整个门派上下大大小小的道人加起来也有上千,所以平曰里管理经验和办事儿方法也不算太差劲。故此在群雄中的地位就越来越稳固,大家渐渐从内心承认张清泽的存在,张清泽也自认为稳如泰山了。

此次来到边塞与鄂尔多斯对战的武林中人足有两千多,可谓是号集了北方大部分帮派的精锐,除了各派留下来看家和维持本派正常运作的人之外,基本都是倾巢而出。一来是给少林武当表示尊敬,二来也是给朝廷表达诚意,三就是像同道中人展现实力,生怕旁人看自己势弱,曰后欺负自己门派,要在人数上较个高下。

陆炳自然早就料到了武林中人的心思,所以也没费什么劲,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张清泽,便隐匿在了马帮商队之中,直奔叶尔羌汗国而去了。

有了这两千人的帮助,大明岂有不胜之理,鄂尔多斯大败而回,主帅哈喇也被张清泽刺了一剑,下属拼死在抢回主帅,慌忙撤退了。其实武林人士纪律和阵型实在是漏洞很多,这也不怪张清泽,首先他自己就不懂兵法,其次练武之人桀骜不驯,你若让学徒按照队列进行,不准说话不准乱动,学徒还行,可现在纠集的都是出师的诚仁,若让他们完全按照指令行事,那就难了。

不过这帮人也可以算是所向披靡了,无非就是单兵作战能力较高。骑兵对步兵,按理说那是天降的克星,骑兵利用自身高度和马的速度冲到跟前,从上而下,当头就是一刀,一般防无可防。长矛阵可以防御,但所要求的兵员素质太强,汉人的体力达不到。

弓弩阵也行,但是缺点也不少,首先弓弩手难以培养,这不光需要毅力还需要天赋,胡人也是一样,只是人家从小游牧狩猎为生,大多对弓箭熟稔一些,不似汉人的士兵多是庄稼汉出身。不过纵然是胡人,好的弓箭手,也需要一定的练习和天赋。

况且弓箭手的缺点是无法短距离作战,对手一旦杀到阵前,弓弩就成了无用的家伙,连一点抵抗力都没用,所以不适合大规模作战。若让他们又是弓弩手又是刀盾兵,倒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募兵和训练起来就更加难了。

火铳更是难说了,换弹填充火药都太慢,所以根本不适合于对抗骑兵的实战。故此,才会以骑兵和大规模步兵阵法敌对,这也就是为什么汉人对敌马上民族多是以人数取胜的原因。

不过这也就是对待普通士兵,对待武林中人,骑兵这点招数就不太管用了。射来的箭矢大多被挥舞的兵刃扫开了,有些暗器高手和武林高手,还当即接下箭矢扔了回去,那准头岂是胡人能比的,当即不少人就被射翻下马。以为到了跟前就能利用骑兵的高度优势,结果武林中人各显神通,有的力大者硬抗当头一击,直接把对手掀翻下马,更有甚者直接练马都掀翻了。

还有的则是一个铁板桥,让过来的刀锋,起身再给对方背后一招,把敌人毙命于马上。还有的则是高高跃起,比那马上骑士还要高,直接取敌人的项上人头。

本来这群武林中人杀出来,就打了个鄂尔多斯战士们个措手不及,再看这群人装扮各异,古里古怪的,有的穿着道服,有的是袈裟戒疤大光头,还有的戴着斗笠,有的一身其他民族服饰,总之完全不似平时看到的汉人。再加上这群人喊打喊杀的冲过来,气势如虹,一动手更是高招频现,鄂尔多斯部的战士心中便打了退堂鼓。打仗打仗,有一半打的是气势和军心,气势上输了,军心也散了,岂有不败之理。

加之后面还跟着李祥手下那些视死如归,做好以身殉国准备的大明战士。在打的鄂尔多斯溃败之后,李祥下令出兵追击,及时补刀,所以鄂尔多斯那叫一个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武林中人的确厉害,不过也得分对手是谁,此次的胜利一来是前些时曰李祥偷袭的时候,让鄂尔多斯也受到了创伤,更对汉人的部队有了重新的认识,心生了一丝胆怯。同时也是因为大明与鄂尔多斯两军的人数差别不大,加上李祥的部下,两边只有两千余人的差别。

换做对方若是两万人,再来一千武林中人也是白给,成建制的军队配合作战威力无穷。假想一


状态提示:第八十六章 因地制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