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赜在总管府看到长安来的邸报,手不由得一抖;扶风人向海明举兵作乱,自称皇帝,建元白乌,十万乱民席卷关中。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兆,不管有多少人居心叵测,多少人造反,只要是不自称皇帝,不想着去改变年号,就是叛乱,随时能招安;一旦有人称帝,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把大隋活生生变成国与国之间的交锋,并且这样的反贼基本上是不死不休。
听到脚步声,崔赜晓得是总管杨崇回来了,杨崇和一般的高官不一样,很少呆在总管府,喜欢到各地去查看情况,常常一出去就是几天,事情全部交给自己和司空行。崔赜问过跟随杨崇的老人,得知杨崇在高昌郡的时候就是这样,甚至长时间的呆在南平城,把郡里的正常工作都丢给房玄龄和慕容息雄。
崔赜等了一会,才走到杨崇的办事房,听见杨崇正在和都功曹参军事凌敬商议武威郡的事;杨崇看见崔赜,打了声招呼,示意崔赜坐下一起商量。武威郡的事在世人眼里就是奇迹,朝廷宣布总管府下辖九郡后,杨崇并没有准备用兵,但是武威郡自己乱了起来;尤其杨玄感南阳兵败的消息传来,更是人心惶惶。
最终李轨就杀了元弘嗣、杨玄纵等人向长安投降,人头被送往长安报捷,项阳、甘豹、王雷、荆三川四人率部逃到西郡,投奔大哥马德来;杨不智死在武威,杨屈等人被高北救到张掖。面对长安的催促,杨崇没有派人去武威郡,而是直接任命李轨为郡守,谢统师为鹰击郎将,韦士政为郡丞,让他们肉烂在锅里。
让崔赜一干总管府人员赞不绝口的是,杨崇强硬地在武威郡划出一个会宁地区,利用安抚突厥降将阙度设的理由建军镇会宁戍。军镇归总管府指挥,杨崇的手一下子伸进了武威,长孙无乃是总管府派到武威郡的代表,担任长史一职,负责联络和协调物资;杨崇的用意就是武威不可靠的时候,利用会宁预警陇右对河西的企图。
会宁地处金城、西平、武威三郡边界的三角地带,在原来驿馆和集市的基础上开始建戍堡;两千七百户突厥人被规划为二十个村子,在会宁戍附近开始建村庄;总管府已经安排他们烧煤过冬,明年将放耕牛和工具,要突厥人开荒。长安看得很清楚,中枢派原来在太原坐镇的右侯卫大将军郭荣出任金城郡守,总管陇右安定、北地、枹罕等六郡军事。
凌敬说的就是李轨和长孙无乃之间的矛盾,李轨不愿给会宁戍一万多人提供粮食,凌敬风趣地说:“李轨不愧是地头蛇,一拳打在长孙无乃的软肋上,一万人可不是小数字。不过高北适合做生意,向阙度设要了两千七百头羊,提供六十万斤的米粟,能帮突厥人撑过冬天。”
杨崇笑着说:“这样,给李轨三十匹战马,让他等价再提供点粮食给突厥人。”
凌敬和崔赜都知道,李轨对杨崇的话还是听的,杨崇擅长贸易,李轨还是想着跟在杨崇后面得点实惠的。凌敬答应一声出去了,崔赜问杨崇:“你真的能向关中提供那么多物资?我知道张掖、蒲类海和高昌都产马,但是钢铁和粮食怎么办?”
杨崇笑道:“高昌两处铁厂,伊吾一处铁厂,加在一起的钢铁产量每个月五千斤不成问题,我不过一年交两万斤;张掖的铁厂已经投产,就算铁矿石难弄,一年生产个两万斤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粮食,真不够的话,用牛羊葡萄酒和中原的商人换,河西商行与西北商行已经开始干这个事,尹山铜矿把铸钟工坊搬到了酒泉,河西各寺庙铸钟只要粮食和黄金。”
崔赜一听就明白了,牛羊都是官府放牧或征收的,商行就是中间商,换粮食是两头挣差价,不过是杨崇自己的家当,可以让出一半或大部分利润。葡萄酒、铜钟挣得是手艺钱,铜钟还好,那种不涩的葡萄酒只有杨崇的工坊能酿,张掖、敦煌一般百姓家的葡萄和葡萄酿都送到杨崇的工坊,河西商行葡萄酒的卖价是收购原料价的五到十倍。
张掖的铁厂,崔赜实地考察过,铁矿在青海郡和张掖郡之间祁连山脚下,新建的高炉供应量稳定,按照崔赜的估计,一个月能出到七八千的产量。杨崇说两万是想打在数字上埋伏,毕竟杨崇实际控制的区域只是张掖、西郡、敦煌、酒泉、伊吾;高昌郡有房玄龄和于仲文各拿一半主意,只能算半个,其他地方目前都是只会伸手的地区。
崔赜问道:“对各地的规划怎么安排?”
崔赜作为长史如此敬职,杨崇不好扫兴,斟酌着说:“我考虑第一步是鄯善郡,在蒲类海恢复青海坊,不过是官办的,租给私人,每年和盐田一样收税钱;另外让他们专门开辟一个像山丹一样的马场,总管府可以有偿的征调战马。韦圆照他们需要做的是安置好沙陀族和迁徙到鄯善郡的吐谷浑人,利用这两族的资源和汉人共存。”
崔赜明白,杨崇说到了点子上,沙陀族和迁徙到鄯善郡的吐谷浑人有两万多人,远远过鄯善本地的九千汉人和囚徒,利用得好,就能让鄯善展起来。杨崇这几年虽然杀人如麻,但是很奇怪,突厥、铁勒、吐谷浑、羌族等敌对部落对杨崇的看法很好,杨崇是少有不欺骗压榨他们的人。
青海收复后,拓跋羌、细封羌等六部一万两千多人,宁可离开水草肥美的青海湖,跑到伊吾去定居,就是相信杨崇能妥善地安排他们。白山铁勒更不用说,最后的四大大部落几乎是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