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林是六连的老人了,对于演练了多年的战术有什么缺陷,自然是比谁都清楚,只是由于不是决策者,无法戳破多年来,编制的那个美丽的泡沫罢了。/43/43583/
然而,叶珩只是观摩了一次全连协同训练,便第一时间看透了问题的本质,这就让何树林,更加坚定了支持叶珩的念头。
当然,叶珩点评的只是大方向上的东西,细节方面却只字不提,因为囊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包括战场隐蔽、通讯安全、班排之间的协同配合、单兵武器配置的使用等等,要是叶珩站在特种作战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估计连个差评都得不到。
潘伟健沉默了下去,细细品味着叶珩的分析,徐冰下意识的瞟了一眼潘伟健,见潘伟健脸色有所变化,还以为有什么不同意见呢,于是马上就站出来发出了反对声音:“叶副连长,大话套话谁不会说?既然现在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请问,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怎么,我做什么事之前,难道还得向你汇报一声不成?”叶珩冷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会脸色难看的徐冰,将目光投向何树林,说道:“一排长,目标靶场,组织实弹射击!”
十分钟以后,何树林组织全连战士来到靶场,组织实施一百米固定胸环靶实弹射击。
由于手工复装弹数量有限,每名战士仅限量十发子弹,并且还要以短点射的形势实施射击。
也正是由于子弹珍贵,战士们都无比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实弹射击机会,一个个都屏气凝神,将射击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一次全面的摸底训练,让叶珩对全连几乎每一个战士的情况,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叶珩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宿舍里,根据六连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训练计划。
同时,叶珩委托杜宁去找舒宇铭,设法弄一批通讯器材,改善六连通讯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叶珩的新训练计划没有出炉之前,何树林便组织战士们,进行强化体能训练,为将来可能更加艰苦的专业训练打基础。
在此期间,手边有了闲钱的司务长,直接将伙食标准提高了一个档次,毕竟现在全连战士训练十分刻苦,每天消耗的能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营养跟不上可不行。
单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措,司务长便赢得了全连战士,包括三名排长的称赞,行走在外,脑袋都昂得格外高。
当然,司务长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不是叶珩拉来的赞助,他甚至连奢侈一把的勇气都没有,为了少得可怜的运行经费怎么分配,头发都不知道白了多少根了,哪能像现在一样不用再为钱而发愁。
三天之后,胡子拉碴的叶珩走出宿舍,突然发现整个六连都变得不一样了,修葺一新的器械训练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战士们在训练之余,要么拉歌、要么尬舞活跃气氛,一股浓浓的青春与活力扑面而来。
令叶珩没有想到的是,潘伟健居然也在训练场,并且还一脸灿烂笑容的,在旁边加油呐喊着,活脱脱一个阳光大男孩的形象。
叶珩简单洗漱了一下,便来到训练场命令全体集合,潘伟健微笑着向叶珩点了点头,便主动站在了一旁。
潘伟健奇怪的举动,令叶珩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当然,叶珩并没有往心里去,反正现在跟潘伟健是摆明车马了,管他准备耍什么手段,到时候直接以强硬的手段破除便是,毕竟一切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叶珩根据训练计划,将原本的三个排全部打乱,重新组成三个作战分队,六个小分队。
每个班配置机枪手、迫击炮手、火箭筒手各一名,另外七名战士配置突击步枪,作为战斗的主攻手。
而每个作战小分队,则配置战术医生、狙击手、通讯兵、侦察手各一名,指挥员由副排长担任,直接隶属排长指挥,而三个排长全都深入第一线,亲自带兵进行战斗。
两名军事主官叶珩和潘伟健,在兵力集中进行攻坚战时,同时坐镇负责全盘指挥,但如果情况特殊,则随时可以分头行事,各自带领作战分队进行战斗。
叶珩制定的这一套训练计划,实际上是效仿了特战旅的模式,只不过简化了许多,毕竟六连的体量太小,不可能形成特战旅那么完善的综合作战体系。
然而,新的训练计划,仿佛为六连战士、乃至三个排长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原来常规部队,也可以效仿特战部队。
叶珩没有注意到的是,当潘伟健在听完叶珩讲解完新的训练计划以后,眼底深处闪过了一丝异彩,有惊喜、有兴奋,而更多的,则是浓浓的期待。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六连便按照叶珩制定的训练计划,首先展开小分队作战的磨合训练,待契合度提升之后,再转为分队作战磨合训练。
毕竟,六连之前都是三个排独立作战,突然糅合到一起,必然需要相互熟悉、培养默契的过程,否则就很容易出现配合不到位的状况。
在此期间,杜宁从舒宇铭那里,借来了一整套对讲机系统,由于对讲机的数量有限,只能下放到班长一级,总机由叶珩操作。
虽然通讯系统仍然不完善,但通讯效率却比以前足足提升了数倍,叶珩通过总机,甚至能向每一个班下达行动指令,命令传达可谓是畅通无阻。
叶珩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