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佛是大医王

休息期间,大家七嘴八舌,居然有台湾来的信众,也加入了我们这个组。他们说话时,我隐约听到,这个医生原来就是台湾的医生,后来也是在台湾出家的。台湾佛教与大陆佛教同出一门,但经过几十年不同的发展环境,也显示出不同的传教特色。

更何况,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庙子请他来给大家讲人生与佛教,效果还真不错。

我跟万师兄简单交流了一下,觉得这个医僧讲的是人生观,感性的东西多,主要是为了打动普通人。

但万师兄却不这样认为:“他讲的是苦,苦是四圣谛之首。况且,身体的苦,按他的说法,是苦苦,是最容易体会的,所以,对于这些普通的信众来说,大家都有共鸣。你要说的感性,是说他在以情感人,大概是说的苦苦的这部分。”

“你还听出来,他还讲了其它部分?”

“对,佛陀说有三种苦,你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苦苦,坏苦,行苦”我回答到。

这是佛学的最基本问题,在万师兄这个哲学教授面前,我就不多嘴了,他肯定清楚这三种类型的苦,所包含的所有解释。

“他讲了坏苦,你听出来了吧?”

我觉得是那么回事,这位师父所举的例子,包括了许多坏苦的内容。比如贫穷与富贵的变化,比如幸福后的痛苦变化,由健康到疾病。最后,他说了由生命到死亡。所以,我点了一下头。

“你既然知道他讲了坏苦,在大众中,用什么感性方式在起作用呢?”

“恐惧,对吗?”

“对,通过引导大家认识坏苦,让大家产生恐惧的情感,从而引导大众发起生死的迫切心,这种生死心切,是学佛修行必要决心产生的条件啊。”

万师兄这一提醒,才让我明白过来。这个师父所有讲的医生的事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大家更加信仰佛陀。

“行苦,是世事无常的意思,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人,也从师父的故事中听出点味道了。但是,这是属于纯粹理性的东西,光凭事例,只能让大家有点觉悟。要真觉悟到行苦,按前辈们的说法,除非是悟道之后的圣者,才可以真正体验的。”

表面的故事会,真正的劝法场。

短暂休息后,法师又开始了他的故事。虽然比我们后来的这一组也是从中间开始听的,但并不影响大家的理解与兴趣。虽然还是与前一切一样的医生与患者的故事,但我明显听出,联系到佛法的因素,多了起来。以下是他接着讲的内容。

有一位口腔癌的患者,作手术切除,而下巴骨因为癌的蔓延,也切除掉了,只好用这胸部的皮补上来,不得已,他成为没有嘴唇的人,怎么吃饭?他不能吃饭,,只能吃汤圆,而且要躺着吃,不然会流出来。然而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嘴巴,就没有所谓“把嘴巴闭起来”这么一回事。你看这些人在痛苦中必须怎么样的努力支撑,有时候我会觉得为什么我这么的安逸呢?我们这么样的受苦?然而有这样努力过来的人,都有不一样的心境,他们对人生都有不同的体验,而能深信佛语。

我每每觉得,有时候,对年轻人讲佛法讲得唇焦舌烂还是不肯相信,如果像我们病人这么苦啊,没有别的,只问:“难过吗?”“难过。”“会痛苦吗?”“痛苦。”我说:“佛说世间是苦海,念阿弥陀佛,把心转向光明,离苦得乐。”马上没有第二句话就开始念阿弥陀佛了。怪不得说“十方三世一切佛,以八苦为八师”,苦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我们真正要等到这一天吗?

另外一位口腔癌的病人,他是一个盲人,口腔癌蔓延到颈部,脓从面颊不断流出来,他的媳妇告诉我说:“我每天在家里洒多少香水都没有办法消除这个臭味。”末学听了,私下告诉他的媳妇:“看您常常陪您公公来看病,知道您是很孝顺的,照顾癌症患者很辛苦,但佛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您尽心照顾他,让老人家欢喜、自然福报无量。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会生病,我们怎么对待长辈,孩子就会学着榜样来对待我们,我们要留意,即使极微细的言语行为,都尽量体贴病患无可奈何、痛苦的心境,老人家自己也不愿意发出臭味,现在每三到四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肿瘤,假如是我自己,也无法发出香气,他是不得已的,您能多一分包容,就添一分福气。”

因为他看不见医生,就都很仔细的问、很仔细的倾听。“我这个病到底怎么样,你告诉我实情没有关系,我就是唯一挂念,我的儿子还有一个没娶媳妇”。唉!人真有无穷的烦恼啊,这么痛苦了还有‘儿子没娶媳妇’一大堆的事。

一个人没有能够顾自己以前,实在没办法照顾其他什么人,没有办法超越过自己的苦海时,实在也没有办法度任何人超越苦海。

还有一个患者,胸前剌龙刺虎,大概以前曾一度是叱吒风云的人。自从他得了口腔癌以后,很难能可贵,他开始发奋,真诚的忏悔,他说:“我是活该”!他没有一句的怨言,又很诚恳忏悔,帮助其他病人,尽力修善,对别人而言,有如世界末日的状况,他却勇敢坦诚地将它化为洗心革面修功补偿的良机,虽经历了许多落泪的苦楚,但终于突破而胜利了,内心的胜利,还比身体的胜利更可贵。

常常可以听到病人埋怨:“我这一生不曾坏心毒行,也没做什么坏事,天公无眼,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六章 佛是大医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