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体的基础

在打七之前,必须先过身体这一关。77,更为迫切。我欲降伏其心,必先降伏其腿。至少要做到双盘无障碍,才能够安心参禅。

好在,还有十来天时间,而且,明成师作为辅导员,专门对我们静坐的方法和要点,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和纠正。并且,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会遇到哪些情况,该怎么处置,都提前给我们作了开示。

经过他的开示,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大学问。抱着实证的态度,我决定,先老老实实地理解他所讲,实行他所说,看具体的效果而定。既然我已经舍弃世间的一切繁华,来到这里,就必须抛开一切成见和怀疑,扎实学下去。哪怕得到失败也好,至少自己证明了,此路不通。

明成师也算是年轻人,在出家之前也上过大学,而且学的是医学,所以,讲解起来,很容易懂。再加上我们之间的无障碍沟通,算是基本理解了静坐的方法和好处。

佛法中的“戒”、“定”、“慧”是三无漏学,也就是完美无缺的学问。“定”就是“戒”与“慧”的中心,也就是全部佛法修证实验的基础。换句话说,凡是要修学证明佛法的人,都要先从“定”开始。

有了“定”,才能够真正达到庄严的“戒”体,然后才能启发“慧”而达到通明的境界。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依“定”力为基础,才能够达到菩提果海。任何宗派的修法,都离不开定,由此可见修定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所谓的定并不是专指跏趺坐而言,在佛学中,把入的日常生活,统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就是行、住、坐、卧,称为四威仪。在四威仪中,“坐”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姿势而已。要修定的话,不但坐时要定,在另外行、住、卧三种姿态,也要能够定才行。不过,在修定开始的阶段,以坐的姿态入门,是比较容易罢了。

坐的姿势有很多种,只谈在修定的方法中就有七十二种之多,而依照诸佛所说,在所有的打坐姿势中,以跏趺坐为最好的修定坐姿。

用跏趺坐的姿势修得定力以后,应该注意在另外行、住、卧三威仪中,继续锻炼保持已得的定境,进一步更要达到在处理一切事务及言谈时,都不失掉定的境界,才真正算是定力坚固。

用坚固的定力去证取菩提,就好像攀枝取果一样,相当方便,得心应手然而,如果见地不正确或不透彻的话,修行很容易走入歧途。

关于七支坐法,也就是静坐的七个要点,其实我已经在刘大哥那里学过了。但是,在明成师的指点下,我知道,还有几个注意事项,往往容易被忽略。第一点是打坐时应将裤带、领带等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第二点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在打坐时风寒侵入身体,没有药物可以医治,这一点须特别小心注意。第三点是最初修习打坐的人,应该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线,光太强容易散乱,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气要能对流。

第四点是对初习定的人,吃太饱时不可打坐,如觉得昏昏欲睡,也不可勉强坐,应该睡够了再坐,才容易静定下来。第五点:无论初习或久习,坐处必须使臀部垫高二、三寸,初习打坐的人,两腿生硬,可以垫高四、五寸,日久可以渐渐减低。第六点:下座时,用两手揉搓面部及两脚,使气血活动,然后再离座,并且应当作适度的运动。

第七个要求:坐时要面带微笑,使面部的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情自然也放松了。千万不可以使面部表情生硬枯槁,变成峻冷,内心就会僵硬紧张起来。最后,最初习坐时,应该采取每次时间少,但次数加多的方式。如果勉强久坐下去,则会心生厌烦,不如每次时间短一日多坐几次才好。

在开始修习禅坐时,应该特别注意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养成习惯,就无法改正了。而且对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并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规定,有很深的涵义,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则,应该切实遵守。

人的生命要依赖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养精神,才能达到健康的生命。培养精神的方法,首先要使心中常常没有妄念,身体安宁心中一空,生理机能才会生生不绝。能够不绝的生,另一方面再减少消耗,自然会达到精神充沛超过平时的状态。

人的精神是随着气血的衰旺,而呈现充沛或亏损的现象。如果思虑过度疲劳,气血就浙呈亏损衰弱的现象。所以安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也就是说,身体保持安定状态,生命就有了根,丢掉了思虑。摒弃了**,精神就得到了培养。

并且,明成师还用黄帝内经中的气血衰旺论,跟探讨了中医对此的认识。古代医学认为人的生机是藉着气化而充实的,气的运行是循着脉的路线,这里所说的脉,并不是血管或神经,而是体内气机运行的一个有规则的线路。这个气脉理论是相当微妙的,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奇经八脉,是从古代道家的说法脱胎出来的。道家认为:人体中“任”“督”“冲”三脉,对于养生修仙是最重要的。西藏密宗的观念,认为人体中的三脉四轮,也是即身成佛的关键。

在密宗法本中有一部甚深内义根本颂,在这本颂中所讨论的气脉学说,比较内经及黄庭经等书,各有独到的地方。

藏密和道家,虽然都主张修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体的基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