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三百五十八章 喝茶遇半仙

早上起来吃早餐时,人有七八个,大多数是要离开的,我埋头吃饭,没注意这些房客。刘大哥记住了我刚来时的约定,不接待新的客人了。

吃过早饭后,刘大哥邀请我喝茶,说有好节目,要我参加。但他迟迟没泡茶,好像是在等人。

我们简单聊了聊关于资助学校的前期工作,也听了听这学校的基本情况。

“在云南农村,能够考上普通高中的人,是比较少的。大部分人,初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有的聪明的孩子,本来读书有前途的,但父母却让他早早辍学,出门挣钱了。”

这不科学,我问到:“为什么呢?”

“读书虽管长远,但还能救急,从短时间看,性价比低,不是好的投资对象。”刘大哥言简意赅。

在他的解释下,我明白了大致的原因。对于农村普通家庭来说,将一个青少年劳动力送到只花钱不挣钱的学校,经济上是划不来的。

云南农村,人均收入低,仅靠山地农田,温饱倒是没问题,但就是出不来钱。要挣钱,只能到城市打工,才能解决燃眉之急。比如哪家要有个病人,如果没有几个人打工挣钱,是无法医治的。

另一方面,读书是一个投资长见效慢的投资,急需用钱的农民是等不起的。况且,县和乡镇高中的教学质量差,把好孩子没带好,即使孩子聪明努力,但老师不给力,所以也考不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其实对转变命运帮助也不是很明显。

我说到:“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些考上好大学的学生,起到示范效应,让聪明勤奋的孩子有希望,也会带动家长,支持孩子上学吧?”

“理是这个理,你的方法也新式,但要起到很大的效果,还需要让多数学生得到出路才行。比如职业教育,比如技术或者艺术教育,你要想,这地方的学生见识面与智力开发强度,是远远比不上内地,也比不上昆明的。”

拓展出路,刘大哥给我出了个新思路。

此时,楼上下来两位,刘大哥站起来,表示欢迎。并介绍到:“两位老师,这是你们的小老乡,小庄,也是文化人。”

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被人叫做文化人,但看样子那两位是四川人,倒也可以以老乡的名义,展开话题了。

那个叫葛老师的人,头发很长,有点艺术家气质,穿着一身冲锋衣,年纪倒有五十来岁,但胡子长头发长是他的特征,面容沧桑,双眼有神。

而另一位叫贾老师的人,却穿着一身白族衣服,只是没带所谓的头巾,细皮嫩肉,身材修长,目光要么游移,要么迷蒙,总之,不是仙风道骨的气质,但有点妖怪神经。

葛老师提着一个小布包,一边往外拿东西,一边对刘大哥说到:“来来来,看看我这趟的收获。”

他往外拿的是茶,确切地说,是普洱茶,只不过茶型、茶色都不一样,倒有四五个品种。他与刘大哥看来是老熟人,两人互相用目光示意了一下,刘大哥就开始泡茶,他每泡一种茶的程序都略有不同,把这几种茶分别泡在了不同的茶壶里。

当每一种茶倒进我们面前的各个小杯的时候,只见葛老师摊开右手,在我们面前划了一圈,刘大哥和贾老师都开始端起茶杯,分别观察汤色,一一展示优雅。我也不能不模仿,以示自己也曾是懂茶玩家。

此时,贾老师的鼻孔里发出丝丝的强烈呼吸声,他在表达闻香的境界,并且竖起右手食指向天上指去,双眼微闭,如吸毒都巨嗨的境界,如祈祷者对话上苍。

“这个节奏”他说出这话时,我吓了一跳,茶香味居然隐含着节奏,这跳跃太冲击,我猝不及防。他的手指动了动,我发现,他大约在空中划了一个8字,突然明白过来,这仿佛是乐队指挥,在指挥一支四节拍的曲子。

“这节奏舒缓,略带辛酸,比起第一杯,这一杯夹杂着一丝突兀,老葛,怎么说?”

瞧瞧,这艺术,这通感,在蒸汽缭绕的桌面上,朦胧出某种令人寒颤的意境。

“就是发酵时,温湿度没掌握好,稍微有点酸味。”老葛这一解释,差点让我笑出来,幸亏还没开始喝,要不,我会向对面的贾老师,喷出一口茶汤。

“依我看,这茶的本质倒是很独特的,只是味稍微酸了些。”刘大哥语气平和,公正如此,可以当茶届包公了。

“对,这是我走了好几座山找到的,茶叶是当地农民给我的,茶树我也看了,确实是深山老树,品种很古老了。”葛老师解释到,语气正常,有见怪不惊的大家风范。

“不!意义绝不止此!”贾老师喝了一口茶汤,卷起右手掌,以指关节敲打桌面,并且又闭起了双眼,仿佛要用有声节奏,展开一个宏大叙事。

他打了一段节奏,大约是四节拍中突然夹杂几个三节拍的点缀,然后仿佛对神灵说到:“对话,古老的基因与古老的山民对话,对话的内容,就是辛苦,艺术的特质,就是酸。”然后,他突然睁眼,对老葛说到:“这种茶,像极了一首云南歌谣,你不晓得吧?”

我与刘大哥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所说何事。而老葛显然是贾老师的知音。“当然当然,我也有过这个联想,你的节奏看来,就是那首。”老葛还没说出那歌的名字,就笑着对刘大哥说到:“这歌你应该不陌生,况且,杨丽萍还给它编了舞蹈,如果喝这茶时欣赏这段,美不可言。”

刘大哥并不说话,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八章 喝茶遇半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