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渡口的船已经转给何滨兄弟用了,怎么祭祀的三牲还要自己家准备?
不过,何小西不是小肚鸡肠的人。猪头在这里,肯定有在这里的理由。就算何滨兄弟不懂规矩,马氏也会提醒他们。
家里有现成的荤馅子,何小西和了点白面准备做猫耳朵。猫耳朵是本地一种类似馄饨的吃食。
“三婶,你做什么呀?”毕竟不是自己家,还没混熟的孩子们围着何小西打转转,“我给你烧火吧?”
何家的几个孩子相继穿好衣服出来。何小西赶紧让小驹把他们都带出去玩。
何小西得赶紧把孩子们喂饱了,然后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所以不能跟昨天晚上似的,把他们留着在锅屋里玩。
“我们玩去吧,我有一副羊拐子。”小驹的提议,得到所有孩子的支持。
这个时代的孩子,没有后世那样花样繁多的玩具。有一把羊拐子,就非常难得了。
羊拐子就是羊身上膝关节上的一块小骨头,大概有一寸左右大小。因为只有吃羊才能有,属于高端玩具。
一般来说,五个是一副。何小西这次杀的一只羊,加上上次何大毛买来的一条羊腿,整好凑成一副。
玩的时候,先把羊拐子撒开。然后把一个沙包高高的抛起来。在沙包落下来之前,把羊拐子摆出预定的样子。再把沙包接住,就算成功了。
何小西看着孩子们玩得听和睦,按顺序来没有争抢。就回锅屋干活去了。
何小西和了一大块面。她准备多包一点。待会何大毛他们大老远的赶回来,肯定很冷。下一点热乎乎的连汤带水吃下去,人就暖和了。
见何小西把馅子端出来,陆大妹问她:“三嫂,你要包饺子吗?”何小西点点头说:“是啊。”在本地,这种猫耳朵也被称为饺子。
何小西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成剂子。擀成一块大大的薄面饼。拿菜刀切成一块块长方形的,像馄饨皮那么大的面片。
陆大妹把饺子馅拌好,又拿出饺子拍子擦干净备用。
这个年代的饺子馅,即使是荤馅也不会是全肉馅。要加进去一点半萝卜丝一起剁。就算是这样的荤馅,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所以孩子们入冬以后就开始盼年。就为了这一年只能吃到一次的白面肉馅饺子。
大妞跟着其他孩子玩了一会,就回来给何小西帮忙了。何小西对她说:“去玩吧,没多少,我跟你大妹姑一会就包好了。”
大妞摇头,“让他们玩吧,我给姑姑帮忙。”看得出来这些日子跟着靳大姐,性格开朗了许多。
正说着,柳氏她们也把几个孩子拾掇好了过来帮忙。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七手八脚,一会功夫就包好一剂子面的。
马氏过去灶头那里点火,“我先下一锅你们先吃着。”
何小西擀面皮,其他人包。没等马氏一锅饺子煮熟呢,饺子就都包好了。
这种猫耳朵的优点,就是包起来比那种元宝形的饺子快。
把饺子馅抹在面皮窄的一端。面皮折两下把馅裹里面。再然后两端折到一起按住,粘起来就可以了。
肉馅在下面,像一个小猫的头。上面两个角像是两只耳朵,故此得名猫耳朵。
饺子出锅了。一般像这种情况,都是紧着孩子先吃,大人最后吃。何小西站在锅屋门口,喊那些玩得入迷的孩子:“都过来吃饭啦”。
喊了半天没人理。何小西只得换一个喊法:“饺子煮好了,快点来。”果然有效。呼啦啦出来一大群,一个也没落下。
美食的魅力。
从小到大排队站好。各人端着各人的碗,何小西拿着漏勺,挨个给往碗里盛饺子。盛好以后把调好的汤料加进碗里。
一人发一把调羹,就开始吃了。何小西怕最小的佳鹤烫着,搬了把凳子坐着喂他。春草把佳鹤接过去,“你去吃饭,我来喂他。”
佳琪含着调羹,看着何家的人。原来姥姥家应该是这样的。
应该是小孩子去了就给做好吃的。应该是殷切的嘱咐慢点吃别烫着。应该是笑语殷殷,而不是挂着虚假的笑。
应该是说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而不是不停的哭诉叫穷,百般算计……。
“怎么了,不喜欢吃这个吗?”何小西摸摸佳琪的发顶,“再吃点,中午三婶给你们做拔丝吃。”
“我喜欢吃,”笑笑拿着调羹就往佳琪的碗里去捞。
马氏赶紧拦住她:“你个老祖祖,锅里还有,别抢。”
何三婶把额头贴在佳琪的额头上,试了试她额头的温度。“不发烧。”又问她:“不舒坦吗?”
佳琪摇摇头。佳鹤也学着何三婶的样子,跑过去试试他姐姐的额头。
“可能是过节吃东西吃多了吃伤了。”马氏说,“小孩子,玩一会就好了,过一会小西你熬点山楂糖水,一人喝点。”
马氏对这种情况比较有经验,吩咐何小西。
几个孩子吃饱了混熟了,就开始撒野。拿手指戳被何小西挪到柜子旁边的猪头。“这个可不能乱戳,到外面玩去。”
让何小西一股脑全撵出去玩了。
刚出去,何小西就听到佳雯惊喜的声音:“下雪了。”所有人都闻声出去查看。果然有零星的雪花飘落。
瑞雪兆丰年,今年还没有下一场像样的雪。如果没有一场大雪,人们担心今年的收成会不好。
去年粮食就减产得厉害。还是补种的蔬菜才挽回来一部分损失。寅吃卯粮,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