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相魏>十二、韩非入魏

李园一向是一个聪明人,只是之前不太关注朝堂上的事情罢了,如若不然前世的李园也不会在最后斗倒春申君,扶持自己的外甥成为楚王且自己成为楚国的一代权臣。

故而答应庞癝入朝为官之事后李园稍微一细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

跟随了庞癝这么些年,庞癝是如何行事的李园也能猜出个几分,因而想明白了其中的弯绕之后不用庞癝提醒,李园便已知道该如何行事了。

且李园的外表太具有迷惑性了,魏王一瞧李园那看起来一副老实憨厚的模样便觉得此人乃忠厚之人,这使得本来就对儒家弟子有意见的魏王更加的厌恶他们了。

知道了庞癝心中的真实想法之后,李园便也不急着对儒家弟子下手,而是先在朝堂树立自己的形象:一个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御史。

李园常年混迹于大梁城的三教九流之中,自然听到过不少权贵之家的阴私,故而上任的第一个月李园便接连举报了十余名权贵。

这些权贵有罪无罪暂且另说,但李园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形象倒是初步立了起来。

整个大梁城的人都知道了朝中有一个叫李园的御史不畏权贵,视恶如仇。

“只是一个李园也不行啊!”

庞癝深知李园为人,让其冲锋陷阵可以,出些小主意也行,可李园确实没有什么才华,对国政根本就一窍不通,故而庞癝左思右想之下便想到了那个说话有些口吃的韩国公子。

于是庞癝便修书一封,洋洋洒洒千余字,字里行间充满了恭维敬佩之色。

其大概意思就是说自从上次见到韩非你之后就被你的才华所折服,虽然在其中一些方面上我确实和你的意见不同,但你大部分的意见我还是赞同的,现在我诚心的邀请韩非你来我魏国入朝为官,希望能得到你的答复,最后的落笔是庞癝亲笔。

身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才华自不必细说。

韩非之前,法家先贤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出重法、重势、重术之说,其中各有优劣。等到了韩非之时,韩非将法、势、术三者紧密结合,一举奠定了其在法家的崇高地位。

庞癝并不是不待见法家,而是不待见如秦国那般被独尊的法家。

来自后世的庞癝深知,无论是学术还是思想都是需要交流的,如果固守己见的话,那就是一潭死水:一如秦国被独尊法家,一如后世被独尊的儒家。

整个战国时代秦国的思想都是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活跃的气息。反观关东六国,各家学术、思想之间互相竞争互相交流,互相改善。

汉武帝后统治华夏大地两千余年的儒家思想更是不堪,甚至一步步倒退,最后儒家弟子大多成为腐儒。

这就是没有竞争、没有交流的后果。

人的思想、观念都是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来自后世的庞癝也是如此。

以前庞癝自以为自己来自后世,虽不曾瞧不起诸子百家,但心中难免有高人一等的念头,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庞癝察觉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之处,思想也因而逐步自觉或不自觉的被转变。

但庞癝还是坚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想要得到发展,就不能听不到其他反对的声音。

有时候这种声音或许很刺耳,但我们却不能不注意,不能装着听不找,因为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声音,我们的思想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改善。

韩非的回复很迅速,或者说韩非明白自己在韩国除非当一辈子的纨绔子弟,否则很难有出头的机会,因而在思考了一夜之后韩非就决定了入魏出仕。

三天后,收拾好行装的韩非出新郑向东而去,期间没有一人送行,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朝阳下逐渐远去,消失在地平线。

韩非的到来受到了庞癝极高规格的接待,待把韩非安置下来之后庞癝便又向魏王写了一封举荐信。

“相邦,寡人听说这韩非有口吃的毛病况且又是韩国的公子,他能行吗?”对于是否任用韩非,魏王心中充满了疑虑。魏国被封国二百余年来,还没有任用过身体有毛病,且同时还是别国公子之人。

庞癝劝道:“大王,昔日孙膑膑脚,齐威王得用而称霸东方。我国公子魏章战败被秦国俘虏,却被秦惠文王用,而败强楚,斩首八万,得汉中之地。穰侯魏冉也是我魏国宗室之后(杜撰,谈古也不知道),在秦国却拥立嬴稷,举荐白起,功莫大焉。因而在微臣看来,一个人的身体情况是否良好、出身如何并不影响其才能的发挥。

大王,韩非虽是韩国贵公子,又有口吃之疾,然大王如果用韩非,必使大王贤明之名传扬四海,天下群贤必蜂拥而入我魏国,请大王三思!”

“善!”魏王点头同意,而后又道:“那相邦你看着韩非当任何职?”

庞癝道:“韩非乃韩国贵公子,因而官爵不能太低,且韩非又是法家之人,微臣以为九卿中的廷尉恰好合适!”

“廷尉一职是不是太高了?”魏王话刚一出口,就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那好吧,就命韩非为廷尉吧!”

“诺!”

在魏王看来,廷尉一职是三公九卿中最得罪人的职务。韩非身为法家之人,如果被任命为廷尉的话审理案件时必定不畏权贵。且其出身高贵,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要知道韩非不同于孟尝君田文,是列国第一个主动来魏国出仕的贵公子啊!

状态提示:十二、韩非入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