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瞥西京洛阳的浮华,西门庆等人也未在城中久留,这座外城低矮,城内种满松竹牡丹的城市,全无一丝尚武之气,不值得西门庆过多地关注。
大宋最精锐的部队都在西军,还是去看一看昔日的长安城,如今的永兴军路京兆府吧!
西门庆一行出了洛阳城向西而去,不几日就来到新安县,过了函谷关。
函谷关是秦汉名关,扼守关中咽喉,曾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雄关。
当然了,西门庆等人走过的函谷关,不是秦关遗址,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设立的汉关。
秦时独挡六国的函谷关,被光武帝刘秀改为了弘农郡,在新安县以西。
即使是东汉新设的函谷关,到了这宋代,呈现在西门庆等人眼前的,也不再是难以攻克的军事天险。
从前的函谷关,南靠秦岭,北临黄河,封住了从关东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道。
可是,人力难以胜天,随着黄河的日夜冲刷切割,黄河的河谷下切,原来的南岸河道变成了河滩。
从洛阳去往关中长安,沿着这头东西向的河滩走即可,原本扼守谷道的函谷关被彻底的绕过,失去了军事作用,逐渐也就被废弃了。
西门庆一行过了新安县,进入了渑池县境内。
渑池之名来源于古水池名,本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而得名。
此地秦时置黾池县,属三川郡。此外,秦王还在此地会见过赵王,由此发生了赵王与蔺相如在渑池机智地与秦王会见的故事。
过了黾池县,就进入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崤山。
崤山,以古崤县得名,又称嵚崟山、肴山,位于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着称。
春秋时期,僖公三十三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崤,即在此古战场。
崤山又是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山北的黄河谷深流急,蔚为壮观。
这崤山倒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
西门庆借机与岳飞等人交流兵法,手指着崤山与黄河的险要处,一路讨论如何用兵。
这一处用兵之地,被西门庆暗暗地记在了心上。
过了崤山,西门庆一行也从京西北路到达了永兴军路的陕州。
在陕州城中休憩了一日后,西门庆带着众人乘船北渡黄河,到达了永兴军路的解州境内。
解州,即是解良,现在又名蒲东,此地乃是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乡。
西门庆来此,当然是为了顺道拜访勇将“大刀”关胜。
那关胜据说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嫡系子孙,长相与祖上关羽颇为相似,也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大刀。
可惜的是,宋代重文轻武,关胜虽熟读兵书,深通武艺,却仅能在这解州担任蒲东巡检,始终屈居下僚。
历史上,“大刀”关胜被好友“丑郡马”宣赞向宰相蔡京推荐,领兵去攻打梁山泊,救援北京大名府。
结果“大刀”关胜虽然武艺高强,善于用兵,但还是中了梁山泊的奸计。
“双鞭”呼延灼诈降关胜,诱关胜劫寨,将他引入了梁山军的埋伏。
关胜被梁山军用挠钩活捉,他的副将宣赞、郝思文二人也相继被擒。
迫于无奈,忠良之后关胜也只得投降了梁山军,成为了梁山马上五虎将之首,为宋江、吴用等奸人效力。
今世西门庆穿越而来,将梁山泊的贼寇杀得死伤殆尽,不仅是让大名府的百万百姓躲过了一劫,也可说是挽救了关胜的名誉。
这关胜既然冥冥之中受了西门庆之恩,那总得为西门庆效效力,以此报恩吧!
西门庆此行,也就是在考察关中地理人情时,顺带先结识关胜,与他混个脸熟而已,并未有明确的计划。
这关胜没有上梁山当强盗,只要他不死,迟早会在宋金靖康之战中与西门庆遇到。
待到那时,或许可以趁机收伏这“大刀”关胜。
西门庆带着与关胜结缘的目的来到了解州,可惜运气欠佳,并未在城中巡检司见到关胜本人。
登门拜访时,巡检司守门的士兵告知西门庆,巡检使关胜已经领兵出城巡逻去了,没有个十天半月不会回城。
西门庆给了那守门的士兵五两银子,向他仔细打听,方知关胜身为蒲东巡检使,向来尽忠职守,每个月总有半数以上的时间在领兵巡查解州边界,缉捕管内不法之徒。
这解州并非边境地带,怎的如此不太平,需要关胜领兵四处巡查?
西门庆心头浮起疑云。
要知道,关胜担任的这个蒲东巡检之职,官署名为巡检司,官名是巡检使,省称巡检。
这巡检的官职始于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宋时继承了这一官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负责京畿边境巡逻。
其后,宋廷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巡检司的巡检使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之事,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
也就是说,关胜掌管的就是解州的武装巡逻队,负责维持地方秩序。
这样的职务品级不高,还要受到县令节制,不过是地方上又一个混饭食的低级武职而已。
除了京畿和边疆地区,其它腹地州县的巡检司大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应付差事,巡检使也鲜有亲身上阵领兵巡逻的。谁似关胜这般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