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水浒有天庭>第三六零章 风云起

“姬昌,到了这里,你就别想再走了!”李陵心中如此说道。

随后颁发圣旨,说:“北海猖獗,大肆凶顽,生民涂炭,文武莫知所措,朕甚忧心;内无辅弼,外欠协和,特诏尔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诏书到日,尔西伯侯姬昌速赴都城,以慰朕绻怀;毋得羁迟,致朕伫望。俟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广开茅土,谨钦来命,朕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其实就是和蒋介石一样的手段,驱虎吞狼,逐步减弱周的实力,最后到了一定地步,那么他们还不是砧板上的肉?

不过,这或许是一厢情愿,历史上纣王也“使”过这一招,可是为何最终选择囚禁了他呢?

看看蒋介石怎么玩的?

说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杂牌部队之分,其实这一直都是蒋介石内心深处最大的痛楚,蒋介石从最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开始,就在为消灭杂牌部队“不懈奋斗”。

从早期的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到驱赶“红军长征”进而扩张势力,驱虎吞狼!

到抗日、最后桂系、晋系、滇系军阀败亡于解放军手中,到败退台湾前夕,蒋介石才真正上实现了军权的彻底统一!

这里也有弊端:

就拿驱赶“红军长征”的驱虎吞狼之计来说吧,东北军,西北军,红军,哪一个玩完委员长都开心。东北军打光一只部队取消一个番号,这很委员长。

然而张学良有没有爱国情节不提,须知道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军阀,或是军阀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以小团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枪和人是军阀的本钱,有了枪和人才有地盘。

为什么东北不抵抗?舍不得本钱。一个军阀把枪和人打光了,运气差连当一个平安寓公都不得,所以剿匪剿了几天,损兵则将,又不给补充兵员,心态就变了,就要逼蒋抗日了。

至于把张杨二人放到闽粤割据,且不说老蒋会不会昏头同意,也得问问两广军阀。上一波驱虎吞狼许了盗墓贼孙一个青海屯垦督办,结果被西北地头蛇四马打光杆司令了。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为什么东北不抵抗,为什么部队面对日本人一触即溃?留着枪杆子无论投日投共投汪都是本钱,打光了才是真傻冒。

所以有了纣王将姬昌囚禁在里城七年之久!并没有“放虎归山”拿他做刀到处攻伐!

那又为什么没有杀了他呢?

在此之前,纣王已经杀了伯邑考,这可是姬昌的大儿子,难道纣王不担心姬昌怀恨在心,放他归国之后就起兵造反吗?

但令人奇怪的是,纣王放过了姬昌!

古语有云,杀子之仇,夺妻之恨,那是不共戴天的!

有了不共戴天的杀子之仇,纣王依然放过了姬昌!为什么?

我们看封神演义里原文,奸臣费仲都能看出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难道纣王看不出来吗?

原文描述:

费仲奏曰:“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人皆为彼瞒过,不如目禁里;似虎投陷,鸟困雕笼,虽不杀戮,也磨其锐气。况今东南二路已叛,尚未慑服;今纵姬昌于西岐,是又添一患矣。乞陛下念之。”

但既然纣王能看出姬昌内怀奸诈,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放他归国呢?

纣王早已看出姬昌有不臣之心,只是天意弄人!

在封神演义里,纣王之所以放姬昌归国,是因为费仲尤浑得了西岐万金之礼,所以一味的为姬昌说好话,说姬昌真是忠心耿耿的好人,这就导致纣王发了善心,要放姬昌!

纣王曰:“二卿所奏既同,毕竟姬昌是个好人。朕欲赦姬昌,二卿意下如何?”

纣王早就能看出姬昌的不臣之心,为何在这紧要关头会放姬昌归国呢?并给姬昌升官加爵,还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

其实,纣王放过姬昌,并不简简单单是因为费仲尤浑替姬昌求情,而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天下大势已经到了那种杀不杀姬昌都无所谓了,杀了姬昌,却很有可能立马把西岐逼反,看东边的姜文焕和南边的鄂顺反了,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被杀,所以他们揭竿而起!

如果纣王把姬昌杀了,姬发立马会反,但不杀姬昌,西岐暂时性还不会反,让纣王能腾出时间先收拾东边和南边这两路诸侯!

所以,这时候不杀姬昌才是最好的选择,杀了,那才坏了大事,所以,纣王不会杀姬昌!

最后纣王追杀姬昌,是因为纣王本来让姬昌夸官三日,但他夸官两日就逃出朝歌,这好像是做贼心虚的逃了一般,纣王能放过他吗?这时的纣王就是有心放姬昌都不行了!

诚如尤浑为了让纣王放过姬昌时所言!

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代劳天子,威镇西岐。况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使东南两路知之,不战自退。正所谓举一人而不肖老远矣。

因为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如果派姬昌去征讨东南两路诸侯,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纣王放过姬昌,并给他加官进爵!

姬昌加官进爵,之后肯定要代天子攻伐四方,而姬昌攻打别的诸侯,可都是用西岐自己的兵将,并不是纣王给他的兵将,纣王也不会给他兵将!

不管西岐攻打哪个诸侯国,都会消耗两者的实力,如此一来,纣王便能坐山观虎斗,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四方反叛的诸侯给搞定了!但可惜的是后来的姬昌悄悄逃了!

姬昌吃了儿子的


状态提示:第三六零章 风云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