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生与死
皇帝端坐在那里,似乎对郑扬这样的说辞和态度十分满意,只是他脸上表情仍旧显得有些许微妙:“郑扬啊……”
他这一声悠扬着飘到殿下来,算不上掷地有声,砸在这大殿的青砖上都落不出个坑。
可是郑扬听来,却心头一紧。
越是这样子轻描淡写的语气,才越是叫人心下难安。
他服侍了陛下和娘娘这么多年,太了解两位主子是什么样的性儿了……
郑扬不敢抬头看,此时更加笃定,早前七皇子的事情,陛下疑了他,且是神疑了,不追究,不代表陛下心里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他不敢说话了,连那种表忠心的寒暄,也不敢再开口说一个字。
这更像是试探,他早听得出来,所以表了自己的忠心,但陛下显然是没听进去的。
“福建出事了。”皇帝盯着他看了好半天,像是一直在等他说些什么,可他没开口,没言声,皇帝便自顾自的叹了一声。
郑扬一怔。
福建?
福建能出什么事?
他下意识的拧眉,这时才抬头看上去一眼。
皇帝大概是把他疑惑和困顿看在了眼里的,便接上前话:“其实早些日子——就是孩子出事的那天,老师进过宫,带的是一道六百里加急的密折。”
他刻意的提起七皇子出事那天,郑扬藏在袖下的手紧了紧:“是福建上的密折吗?”
皇帝恩了声:“折子上说,都指挥使汪易昌通倭,且是证据确凿,所以上了密折入京,送到内阁手上,请旨查办汪易昌。”
通倭不是小事,这折子不会是随便什么人都敢上的,更何况六百里加急,直接就送到了王殿明手里去。
郑扬心念转过,大概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抿紧了唇角:“是福建巡抚上的折,把汪指挥使告了?”
皇帝又点头:“朕叫内阁看着办了,但是老师前两天又带着庆吉来见朕,说是事关重大,汪易昌手握福建军权,连巡抚一时也奈何不了他,而且这事儿,福建省的守备太监并没有送折子回京来……”
他把话音顿了顿,郑扬便立时接了上来:“王阁老是觉得,既是证据确凿,想来汪指挥使是个极不收敛的人,连巡抚都惊动了,福建的守备太监不会不知道内情,可要是知道,就该上表参他。”
“对,所以老师的意思是,还得派人去查,一旦京中下旨押解汪易昌回京,事情就会闹大,而且也怕倭寇伺机而动,造成霍乱。”
郑扬喉咙发紧:“陛下的意思……”
他深吸口气,掖着手站着,一时又觉得心情复杂,他努力平复了好半天,才扬声问道:“陛下是想叫奴才去一趟福建吗?”
“福建省的守备太监,原也是你徒弟吧?当年放他到福建去,也是你举荐的。”皇帝一嗓子不咸不淡,“朕也不叫你一个人去,这事儿仍旧得交给卫箴,叫你一起去,是方便办事儿而已。”
直觉告诉郑扬,不会有这么简单的。
在皇帝陛下的心里,十有八九是觉得,他那个徒弟出了问题,可人又是他举荐上来的,他在京中权势熏天,他徒弟就在福建帮着军权在握的都指挥使通倭,他们想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郑扬猛然打了个哆嗦,撩了下摆跪下去:“是奴才的徒弟,主子这样子说,叫奴才惶恐,既有了交办,那奴才便一道去,倘或查清楚,真是他知情不报,奴才头一个不能饶了他。”
“行了,事情原委怎么样,你们去查吧,也不用急着就在朕这里说这样的话。”皇帝一面说,一面已经起了身,大概是要往西次间挪过去,没别的话要交代。
然而他从宝座上挪下来,人往西次间方向走了越有三五步,又顿住了脚,回头看跪在地上的郑扬:“实际上还有一样,你十几年前经办过这样通敌的案子,你自己记得吧?这都多少年了,再没出过这样通倭通敌的人,卫箴年轻,案子办的是多,可这样的,他没经手过,你跟着去,是好帮衬他的。郑扬呐,好好查,可别辜负了朕对你的信任。”
……
郑扬从养心殿出来的时候,怀章就站在门口,两个人四目相对,谁都没说话。
过了许久,郑扬才回过神来:“你其实知道今天主子为什么召我入宫的,对吗?”
怀章没说话,直勾勾的盯着他看。
郑扬突然就来了火气:“你明知道主子——算了。”
“我是主子的奴才,你呢?又是不是主子的奴才呢?”怀章面不改色,也没什么表情波动,“你是个聪明人,比刘铭聪明多了,所以你知道避其锋芒,更知道自己要什么,外放那几年,在大同,你不照样风光得意?可风光太过,有什么好处?大同军中只知你郑太监,连都指挥使都要看你脸色行事,如今回了京,你又干了什么呢?”
郑扬浑身一震。
这些话……
这些话,怀章会说出口,那陛下是一定知道的,而怀章先前不松口,他进了一趟养心殿出来,莫名其妙就扯这些话,这分明就是陛下授意过,叫怀章说给他听的。
郑扬眉头紧锁,再不愿与怀章多说什么。
陛下何止是试探他。
十多年前吴家的案子,陛下今天又翻出来提。
说什么他有查办这样案子的经验,卫箴那个人,还需要他那点子经验帮衬?
这样算下来,打从武安伯府的案子开始,陛下就在怀疑他了——怀疑当年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