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崇祯七年>四五一 冲突

……

有些胆子大的新兵便是纷纷扯着嗓子回应。

钱一川也在其中,看着董策,想到之前的苦痛,再看看今日这吃饱睡暖的日子,他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兴奋。他也想大喊出声,但是尝试了好几次,每每话到嘴边,终究是咽了回去。他还是那等沉默的性子,当着这许多人的面儿喊叫,于他来说是有些为难的。

不过他很清楚,和任何人比起来,自己对大人的感激和尊敬都不会有丝毫的逊色。

董策笑着点点头:“那本官就放心了。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官还是要自己亲自看看的。”说着,他便是迈步往东边儿柜台那边走去。食堂大致是给划分成了两个区域,除了吃饭的区域之外,还有一个盛饭的区域。在食堂的东北角儿,有有一个‘l’形状的柜台,围成了一个空间。这‘l’形的柜台大约东西有两丈长,南北一丈五尺宽。柜台大约有三尺高,在后面这会儿正站了几个专门负责打饭盛饭的食堂伙计,按照要求,一个个穿着白衣,这不过这白色衣服上面都弄了不少的油污,倒也看不出多干净的样子来。

在他们身后,放着一个硕大奇长的长板桌,上面放满了大木盆,木盆里面则是乘了各种菜肴。这会儿里面的菜已经不怎么多了,毕竟食堂也得控制着量,不好剩下,这个时代保存剩菜的水平可是不怎么样,现在是冬天还好一些,一旦到了夏天,那就不能留了,放了一夜,非得馊臭了不可。

这里头连通着后厨,后厨做好了饭菜直接就能送过来,很是方便。

放在平时,都是训导官带队来到这里,按照每个杀手队的编制做好,然后由食堂的伙计推着车子上菜,新兵们都是不用自己去取用的。但是现在没有训练,就要随意的多,来了之后直接去柜台那里打饭就成)伙计会拿一个大碗给盛菜,一共三种菜,只能选一样儿,但是量可不小,满满挂尖儿的一大碗。

至于馒头,满满的一大筐,就在旁边儿桌子上放着,想吃多少随便,管饱!但是有一点,不能带出去,门口都有人盯着的。

董策正往那边儿走,忽然只听到一个暴躁的骂声传来:“入你娘的,凭什么不给老子盛饭?老子要来吃饭还不成?”

当这个声音响起来

的时候,整个食堂都是安静了一下,在这一刹那,竟然所有人都停止了手上的动作,让自己尽量的不要发出任何的声音。瞬间,食堂里头竟然是变得针落可闻。

然后在下一刻,众人便是齐刷刷的抬头向着声音传来的地界儿看过去。

声音是从柜台那里传来的,那边灯光说不上是亮如白昼,但总体还算是明亮,因此倒是也看的清楚。一个身高体壮的汉子正自站在柜台外头,指着里头的伙计大骂,方才那骂声显然便是从他嘴里传出来的。

这会儿他嘴里还不依不饶的说着什么。

“这厮,不长眼啊咋地?”钱一川暗暗骂了一声。

他已经认出来了,那撒泼的汉子正是蒋老三。心里不由得还有点儿为他担心,万一惹恼了大人,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董策皱了皱眉,这厮是成心的怎么地?自己都进来这一会儿了,难不成他还没看到?若是看见自己进来了还敢如此,那未免就是别有用心了。

董勇振冷哼一声,便要上前去,董策摆摆手制止了他,他脸上的不满散去,走上前笑道:“这是怎么了?根本官说说吧!”

那柜台后头的伙计看见董策心里又是害怕又是兴奋几乎都要说不出话来了,叫了一声大人,便要跪下。董策摆摆手:“不用下跪,说话就是。”

他扫了一眼方才叫骂的那大汉,见他满脸横肉,一脸的凶悍,便是有些不喜,不过这情绪并未表露出来。蒋老三赶紧哈了哈腰,陪着笑道:“大人。”

“不光是凶横,还有些油滑。”董策又给他下了一个定义。

他淡淡的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冲着那伙计道:“你说。”“是,大人。”那伙计满脸委屈道:“大人,按照规矩,来吃饭的,馒头管饱随便吃,但是菜只能吃一碗。之前这厮已经要了一碗了,结果方才又来要一碗,小的不给,他便闹腾。”ps:管馒头叫炊饼,那是在元末之前的事儿了。北宋的时候,圆形的馒头称为炊饼,就是武大郎卖的那种。锅里煮的面条称为汤饼或煮饼。那时,馒头是带馅的,也就是现在的包子。水浒传里头母大虫孙二娘说过,馒头是做点心的,不是主食。

《靖康缃素杂记》中说:“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

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到了后世,烧饼也还叫烧饼,也叫大饼。原来馒头叫做蒸饼,后来宋仁宗做了皇帝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这种叫法很快在市井中被叫响了。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

炊饼的叫法一直延续到元朝末期,《明史》中言道,朱元璋当初在郭子仪麾下,给抓起来的时候,他的妻子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就偷偷送炊饼给朱元璋吃,刚蒸好的炊饼把她胸口的皮肉都烫伤了。到了明朝及以后,炊饼的叫法才逐渐消失,人们直接称呼实心的炊饼为“馒头”。

“哦?”董策听他说完


状态提示:四五一 冲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