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最后的三国2:兴魏>第287章 混乱的大撤退

魏军的这次撤退,并没有象以前一样,井然而有序,而是各营人马各行其事,原本并不宽阔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不堪,为了抢道而行,魏军之间还多次发生摩擦,状况十分的混乱。

但大都督司马懿却如同失踪了一般,整个撤军途中,几乎连面都没露过几次,对这种混乱的状况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就是偶尔露面的时候,魏兵所看到的司马懿与平时也是大不相同的,神色恍惚,形同槁木,浑浊的眼球之中看不到丝毫的光彩,他似乎还沉浸在丧子之痛的悲怆之中。

哀莫大于心死,现在的司马懿便是心如死水,万念俱灰,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

各营的将军虽然都很努力地想指挥好军队,但各营之间并不相互隶属,出现一些混乱的状况实属难免。

越混乱便越影响行军的速度,整个魏军的撤退显得拖拖沓沓,从鬼愁涧通往无强口的夹石道上,军队、马匹和辎重车辆淤塞于路,行动迟缓。

征南军也夹在人流之中缓缓而行,羊祜看了看神龙不见首尾的魏军人流,抱怨地道:“这么乱糟糟的撤军,如果吴人此刻前来追击,岂不要出大事?”

曹亮亦是无可奈何,征南军他指挥得动,当其他各营的兵,可就不归他管了,曹亮就算是想管,那恐怕也是没人听他的。

说实话,曹亮也没想到魏军撤退时会出现这种状况,简直就是糟糕透顶,各军各营各自行事,没有统一协调的指挥,简直就是乱成了一锅粥。

这和司马懿的指挥风格可完全不同啊,按理说司马懿就算是遭遇丧子之痛,也不应该对魏军不管不顾吧,现在魏军撤退时混乱不堪,司马懿却始终无动于衷,这委实也太让人奇怪了。

曹亮虽然大惑不解,但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这涉及到十几万魏军,他一个小小的征南参军根本就插不上嘴,只能是随人流缓缓而行,遇到阻塞之时,也只能是等一等。

曹亮给征南军下达了命令,尽量地克制情绪,不与友军发生任何冲突,同时做好戒备,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按照目前魏军的行进速度,三四天估计都走不出夹石道,魏军拖得时间越久,越容易受到吴军的追击。

如果说魏军撤退时井然有序,有章有法,吴人也不敢轻易地来追击,如果魏军混乱不堪,行动拖沓,便很有可能让吴人觉得有可趁之机,很有可能会追杀过来。

做好战斗准备,才能有备无患,曹亮管不着其他的军队,但却不能让征南军也跟着了随波逐流,所以曹亮要求征南军保持着时刻的戒备状态,以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战斗。

至于军队之间的小摩擦,这往往是难免的,这山路总共就那么宽,前面的人马和车辆不动了,后面的自然走不了,这个时候就要尽量地克制军队的情绪,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开撕根本就不值得。

到了夜晚宿营的时候,整个山谷之中灯火通明,照如白昼。

由于山谷之内地形所限,魏军也没办法像先前在鬼愁涧前面那样找一块空地扎一座大营,此时只好当道下寨,绵延十几,所扎着的营帐,也是十分的简陋。

这样的营寨,无遮无拦,无防无备,极易受到吴军的攻击。

但司马懿依然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任凭各营各行其事,到了晚上立营的时候,司马懿甚至连面都没有露一下,一直就呆在中军帐内没有出来。

只不过中军帐却是彻夜的灯火不熄,谁也不知道大帐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到了第二天行军的时候,情况依然如旧,甚至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拥堵,魏军士兵个个怨声载道,抱怨连天,不过这种混乱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更多的改善。

行至双鱼峡的时候,突然之间,杀声四起,吴军从两侧发起了攻击,魏军顿时大乱,自相践踏,伤亡不计其数。

双鱼峡距离无强口已经不足十里的路程了,魏军排成了十几里的长队,中军经过双鱼峡的时候,估计前锋部队已经出了无强口。

吴军的进攻十分的犀利,他们的作战目的很明确,就是试图拦腰将魏军一切两断,已经通过了双皇峡的魏军前部人马不管,倾尽全力将魏军的后队人马困在双鱼峡之内,围而歼之。

这次吴军进攻是由诸葛恪亲自指挥,攻势迅猛而凌厉,他们利用双鱼峡特有的险要地形,将魏军的长队人马一分为二。

对于诸葛恪而言,这确实已经算是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了,这两天来,他不断地接到魏军那边传来的消息,大都督司马懿因为丧子而不理军务,魏军撤退之时混乱不堪,行动拖沓。

这无疑更加地坚定了诸葛恪准备打伏击的决心,这样的天赐良机,如果不去争取而白白的浪费掉,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吴军的突然袭击,给魏军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虽然各营的将军都在组织本部人马进行抵抗,但是缺乏统一而有效的指挥,魏军的抵抗显得零乱不堪,在吴军强有力的攻势之下,魏军节节败退。

征南军由于曹亮事先下达过军令,所以戒备十分的充分,在吴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征南军全体立刻进入到了战斗准备之中。

之所以是战斗准备,是因为征南军所处的位置,和吴军相隔比较远,中间还有好几支魏军的队伍,就连司马懿所在的中军,位置都比征南军更靠前,所以征南军暂时只能处于戒备状态,还没办法进入到战斗之中。

到是


状态提示:第287章 混乱的大撤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