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大汉崛起>第183章木牛流马

李严听了诸葛亮的话,面带惊讶之色,旋即又摇了摇头道:“这庞德之事,我却是不知,只是尽管如此。我军从剑阁至阳平关,千里迢迢,又是山川险道,兵马,粮草辎重难以运行。

若是我军出兵延误了期限,夏侯渊在我军出兵以前就夺取了阳平关该如何是好?在者,就算我军成功抵达了阳平关,若无法再短时间内击败夏侯渊,到时候僵持日久,粮草无法维继,又该如何?

此计太过冒险,我认为主公应率领全部兵力从巴中出兵,集中优势兵力对决曹操主力,若能击败曹操,那么夏侯渊的偏师便不足为道了。而且军师行事,一般不是稳中求胜吗,为何今日,献此奇谋呢?”

李严此言一出,众人之中,除法正外,皆纷纷点头赞同。

诸葛亮摇头笑道:“正方所虑者,乃是夏侯渊其人以及粮草难以运送的问题。

夏侯渊方面,我事先已经说过了,此人只有匹夫之勇,兵马多是西凉精锐,在武都阳平关一带,并不能发挥优势。攻城略地就更不是长项了,而庞德只要据守阳平关,便不必担心阳平关被夏侯渊所夺。

至于粮草方面,我平日一直喜爱研究些机关之术,在荆州时我便受到世子的启发,与世子一起研究过一种车,此车可用于山地运输,只需一人操控,无需牛马拉运,极为轻便,入川之后已经研制成功,可以解决粮草的运送问题。

至于危正方却是错了,我行事虽然稳重,不爱弄险,但兵出阳平关,却不是行险,而是有必胜的把握,我才建议主公这么做的,此乃奇正,而非弄险!”

听到这里,坐在刘备身边的刘禅淡淡一笑。

后世之人,大多觉得诸葛亮用兵风格稳重,不爱弄险,却是错了。

这一说法,主要是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关。

诸葛亮拒绝的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建议,便让世人觉得他用兵太过稳重,不爱弄险。

然而一个优秀的统帅,用兵没有弄险之说,他们会审时度势,思考每一步进兵方略的可行性。每一步,都是经过精确的计算而走的。

而奇谋,虽奇却暗藏奇正,虽奇虽险却是有胜利的把握,没有一个将领,会用没有把握的奇谋险计。

而北伐,本就是在弄险,一但失败,蜀汉便将覆灭,可见诸葛亮的一生都在行险,然虽行险,但诸葛亮却有把握就算不胜,也不会大败,这就是奇正。

至于木牛流马,在后世颇为知名,基本上懂一点知识的人都听说过此物。

不过这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在北伐后期才研究出来的,刘禅以前在荆州无事做的时候,想到了这一点,便跟诸葛亮一起研究过此物。

木牛流马在后世极为知名,甚至有许多人研究过他,刘禅对三国颇为喜爱,因此刘禅以前也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

诸葛亮的智慧,加上刘禅后世的知识,经过这些年的研究,终于成功制造出了木牛流马。并且以刘禅的猜测,如今的木牛流马,应该比历史上的更甚一筹。

刘备闻言看了看一旁的刘禅,见他面带笑容,知道诸葛亮所言非虚,连忙说道:“军师竟造出此等神物?如今何在,快带我去看看!”

诸葛亮笑着说道:“主公莫急,亮已命人带了过来,如今殿外,主公可外出观之!”

“哦?既然如此,那咱们便出臣武将出得殿来。

木牛流马被安排在殿外的台阶下方,众人下了台阶,见到了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并非是一种车,而是两种车,木牛为一种,流马为一种。

只见木牛和流马皆是两辆宽度在三尺,高度约在六尺五寸左右的木车。

木牛的大体结构是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在前面、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而流马的大体结构,是双轮车的车厢上装着马头,双辕装在后面,大体构造与牛马类似。无论是木牛或是流马,主要都是以杠杆和连杆原理进行驱动,利用撑杆进行驱动的轮式车。

刘备与一众文武见着这两架新奇的车,都是大开眼界,围在木牛流马身边观看,品头论足。

黄权观察了一番牛马车,见其车厢巨大,不由得说道:“军师,这车厢颇大,起码能装七八百斤的粮食,比之马车装运的粮草也差不了多少了,装了这么多东西,真有军师说的那么玄乎,无需牛马拉运,只需一人操纵即可?”

张飞闻言叫道:“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我先看看这车厢装没装粮食!”

说罢,张飞便要去打开车厢,可找了半天,张飞却没发现车厢的门所在。张飞不由得说道:“军师,你造的是个什么东西啊,怎么连门都忘了开一个,这粮食都装不进去啊。”

“翼德莫急,这门也有奥妙之处!”诸葛亮淡淡一笑,走到一架木牛之前,把手伸入牛口之中,在牛舌之下不知是动了个什么机关,随后便在车厢上轻轻一推,车厢上的木板便被推来,并且可以直接取下。只见车厢之中,装满了用布袋装着的粮食,足足有六麻袋之多。

“这还有机关,好家伙,我来试试!”张飞见此大为新奇,走到流马身前,将手伸入流马口中摸索着,只是摸了半天,也未曾找到机关所在。

刘禅见此不由得说道:“将马舌一推一抬,机关在马舌底下!”

张飞闻言依法照做,果然找到了机关,顺利


状态提示:第183章木牛流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