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三七章 攻占巴格达
在这次的美国公司对欧洲军售方面,已经得到“先知”赵天一指点的天马公司,除了加紧出售自己的军火赚钱之外,还做了另外一个赚钱的事情。那就是分批、分次大量购买主要美国大公司发行的战争股票。这方面就是赵天一不清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但“股票”这两个字在他的灵魂深处的烙印是非常深的;想想后世几乎全民皆股的炒股热潮和投机热潮,赵天一不利用这次的战争机会发美国人的财,那他真就是个白痴。
按照赵天一的要求,包括汤姆逊·杰罗的美孚石油化工公司、凯特琳·韦伯的美林煤炭公司和天马钢铁公司、托尼·克罗斯的美特化工公司等,这些实际是他控制的公司,大肆收购诸如杜邦化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阿特拉斯*公司等军工企业的股票。以杜邦化学公司为例,其第一期出售的十万股十二美元股票,赵天一控制的公司就一下子购买了四万股,花去近十万美元;而后期该公司发行的股票,赵天一公司一直也在购买。美国赵天一的四姐赵诗涵和姐夫王昌金、大姐赵若涵和大姐夫朱其亮他们掌控的公司,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不过受制于华人身份,他们购买的数量不能太多。尽管这样,到一九一七年底,几家公司也是花去了五百多万美元用于购买各种股票。
对于美国人在一战中发财,赵天一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但事实上真实结果比他知道的大概要猛烈的多。就拿杜邦化学公司来说,一九一六年初发行的股票,当时才售二十美元。可到了战争结束,该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两千美元,涨了一千倍,说起来都吓死人。而赵天一在这一家公司手里,就赚了超过两个亿的纯利;当然,看到这么大一笔钱,没有人眼红是不可能的。有人曾想翻脸不认人,独自吞掉他所购买的那一份;有人想向美国联邦政府告发,分掉这些钱,可惜最后他们一分都没有拿到,人也去见上帝了。这是后话。
言归正传,对于日本人和法国人、俄国人所谓的抗议,中国政府外交部例行事务般地对外发表了一个公告。声称中国政府向来重视与上述各国的友好关系往来,并愿意继续保持下去;但中国政府不接受一些单方面“莫须有”的指责和抗议。如果有什么误会,大家可以坐下了好好谈,慢慢商议;之前那些和中国政府对话的方式就不要再提了。当然,日本人又拿出中**队在东北和奉天的行动来说事,不过被外交部次长曹汝霖一句“那是在中国自己的国土上”给顶了回去。
俄国人其实也有很多话要说,比如中国在外蒙和俄国交界的对方驻军、中**队进入哈桑湖地区等。不过可怜的沙俄,自己似乎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国内暗潮涌动,国际军队连连吃败仗,被德奥军队打的接连后退。就算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到前线监军指挥,结果也是一样,整个俄**队士气低沉,国内经济萧条严重,德国人已经盯上了他们。晋升不久的德军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将军已经觉察到了俄军方面发生的变化,向国防部发出请求,希望从西线抽调十个师到东线,协助他发动进攻。
但是他的建议被德军总参谋长埃里希·冯·法金汉上将拒绝了,他把俄国战场看成只是次要的,拒绝增援东线,因为他认定必须在西线取得胜利。但兴登堡将军据理力争,并通过私人关系向德皇威廉二世呼吁自己的计划;最后总参谋长有限地同意了元帅的要求,他认为只要进行一场目的有限的战役,不让俄军接近,从而使其丧失进攻能力就够了,并不想抽调兵力到东线。因为,总参谋长自己正在制定一个大的战役计划,那就是“凡尔登战役”计划,也需要大量兵力。
战争初期,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不能前进一步。刚刚过去的一九一五年,德国的几次努力进攻都没有能够奏效,空军方面的优势也随着中国人制造的战斗机到来而消失。刚刚接替小毛奇担任总参谋长的冯·法金汉就想在位上创造奇迹立下大功。经过考虑,法金汉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迫使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因消耗过大而亡;他看到位于默兹高地上的、有“巴黎钥匙”之称的凡尔登要塞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可以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这就是他拒绝向东线兴登堡元帅调兵支援的理由,一个异想天开,最终让德国自己流尽鲜血的计划战役。
虽然没有从西线调兵过来,但兴登堡元帅还是在一六年初发动了“戈尔利采”突破战役,合围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将军指挥的俄军第三集团军,并向佩列梅什利和利沃夫发展进攻。俄军指挥部对于敌人准备进攻的情报置若罔闻,对如何抗击德奥军队准备实施的进攻没有采取认真的措施。结果自然是一接战就大败,沙皇尼古拉二世虽然下令逮捕了几位高级军官,但俄军低迷的士气仍然得不到改变。恰巧土耳其境内在这个时候传来中国远征军攻占巴格达,逼近土耳其原始边境的消息,沙皇立刻命令驻华公使库朋斯齐面见中国总统,希望中国远征军能够在土境内打的狠一些,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解脱自己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库朋斯齐哪里还会向中国政府提什么抗议,赶紧抛开日本人单独去见袁世凯,希望中国人能够帮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