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白书杰这个“伟大的发明家”亲自列举参数,蒙恩和他的小组根本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采用风洞试验。
仅仅用了两个月,就已经拿出了一架单发涡喷歼击机、一架双发涡喷攻击机的验证机。
1940年4月23日,试飞小组的3名飞行员,开始对验证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验证飞行。这是白书杰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起步,也寄托着他心中的希望。
因为霍斯特和他的核心团队,心里有德国人研究蒸汽弹射器的基本经验,所以舰载机蒸汽弹射器的研制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目前已经试制两套35吨级的蒸汽弹射器,正在2艘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面试验。
也就是说,现在已经能够把带轮子的35吨以内重物,弹射出去85米,而且弹射出去的瞬间速度,最高可以达到240公里/小时。
这样一来,2艘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224米滑跃式长跑道之后,97米短跑道终于派上用场。
今后这两艘航空母舰的战舰组成,滑跃式跑道可以用来起飞喷气式战斗机;97米短跑道,可以用来弹射中程轰炸机。
因为弹射器的顺利研制,白书杰一直拿不定主意的地方,终于有了明确的思路。那就是从美国进口的20架b-17轰炸机、20架dc-3运输机,全部进行结构加固,然后换装双发涡扇发动机,改装成为中程轰炸机上舰。
要求b-17空中堡垒的载弹量提升到12吨,最大起飞重量30吨;dc-3轰炸机的载弹量达到6吨,最大起飞重量25吨;航程7m 公里,最大平飞速度950公里,8500米高度的平飞速度750公里。
通过这一次的改装,彻底摆脱美国人留下的痕迹,并且超越美国人的战机,成为自己手中的第二张王牌。
1940年5月中旬,物理研究所终于传来好消息,也是白书杰最关心的技术之一,火箭发动机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火炮增程发动机的基础上,物理研究所的专家组经过一年时间的推敲,终于单独试制成功三枚火箭。
箭体直径分别为127,箭长分别是1.2米、2.4米、3.6米,**装填量分别是12.5公斤、22.5公斤、34.5公斤,发动机燃料为液体。经过绝密试验,射程超过四公里。
白书杰一看这些参数,就知道专家们的脑袋里面,还停留在各种火炮上面。看样子,这些专家还是准备把这些火箭弹用大炮发射出去,从而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
虽然比苏联人还是落后了一年,但是这一次的成功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白书杰大力表扬了专家组,但是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
“第一,没有必要局限于原有大炮口径炮弹的尺寸,提高射程和爆炸威力必须优先;第二,可以采用轨道式发射,或者是发射筒进行发射;第三,不用考虑人力搬运问题,而应该开发一种战车进行组合式发射,增加覆盖面积。”
有了成型基础,接下来的改进就快多了。经过半个月的时候,专家组又拿出了两款样品,弹径分别是156,重量分别是480公斤、720公斤。
发动机燃料已经发展到了固体燃料阶段,采用白书杰所说的轨道式发射,装药量分别达到了25公斤、36公斤。经过试验,射程达到了10.6公里。
白书杰没有继续挑毛病,而是立即下令批量生产,大笔一挥两道命令已经下达:
156,重量降低到360公斤。经过完善以后,立即开始量产;拖拉机制造厂,立即生产载重量27吨的半履带式装载车,配备一座高射炮360度电动旋转底盘,安装2x6轨道发射架,能够携带36枚火箭弹。
其实,白书杰的要求并不高,他的目标并没有确定在大规模的地面战斗中,火箭炮的数量也不需要很大。在他的心目中,有两个突击团的部队,分别装备48辆火箭弹发射车打头阵就行了。
一辆发射车,电钮一摁,12枚火箭弹就出去了。48辆发射车一次齐射,就是576枚火箭弹。如果连续发射三轮,那就是1728枚,合计622吨,估计敌人的前沿阵地、坦克装甲车都是一片废墟。
相当于480门155重炮的打击力度,而且还是同一个瞬间落地爆炸,再多的重炮都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
当然,火箭弹最大的毛病就是精确度不够,所以必须采用数量优势进行覆盖轰炸。
说实话,白书杰的资源有限,比小鬼子还紧张。像苏联人那样,数百辆发射车连续轰炸五个小时,白书杰肯定已经破产了。
白书杰需要的是威慑力,而不是全部摧毁的破坏力。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找到一个恰当的地方,来一次恰当的行动,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与此同时,白书杰给火箭弹小组下达了研制弹径105、射程3600米、重量180公斤的机载型火箭弹。
虽然目前还不能制导进行精确打击,但是每一架攻击机、战斗机在机翼下面携带6枚火箭弹,给轰炸机护航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关键的时候一次射出去,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
白书杰可以要求不高,但是专家组作为开发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尤其是从德国回来的一批犹太专家,他们知道德国早就开始研究导弹。
现在火箭弹已经基本成功,剩下的就是要在原来的国人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研究能够掌握方向的导弹。
因为担心得不到支持,所以研究院决定让霍斯特和蒙恩出面,找到白书杰申请成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