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乌纱>段四六 山地
声音有些异样,不禁抬头看向韩阿妹,只见她的脸上有戚戚之色,露出了担忧和牵挂。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泛着流光,把挺拔的鼻梁和柔软的朱唇映衬的像温玉一般,清风徐来,她额前的一缕青丝随风扬了起来。张问转头看见院子里的金色菊花,说道:“一切都很完美。圣姑等我的好消息。”说罢抱拳拱手告辞,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去。

张问和穆小青率领中军,和大军一起出。这个地方多是山地丘陵,道路狭窄,军队排成一条长龙进,行军度很慢。张问下令派出斥候多方打探周围动静,并时刻注意叶枫军的方位,以免被突然袭击。

军队走了一天,走了几十里山路,就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继续东进,走了两三个时辰,张问见山前有一大片平坦的地方,便下令停止前进。

张问和穆小青等人登上高处,眺望周围地形,只见一座山坡前面有一片方圆三四里的空旷地方;空地东西两边都有山坡制高点,就像一个竞技场一般;而西边的山坡后还有一块补足一里地的小平地。

张问善于方阵对战,不善山林指挥,看到这块地方顿时舍不得走了,他回头对穆小青说道:“这是一个好地方,叶枫要进攻我们,总得让我们选择战场吧。我看这个地方很好,我们就在这里布置好了等他。”

穆小青左右看了许久,问道:“军师打算用什么样的打法?”

张问道:“避开敌军的远程优势,争取近战。”

他屏退左右,把自己的构思了一遍,穆小青认为可行,随即赞同了张问。穆小青是圣姑的人,而圣姑又支持张问,这样的关系对于张问的战术实现具有极大的帮助。

两人商议定,随即就下令就地扎营。到了晚上,张问找人在山后的小空地上挖了许多坑,并把带来的桐油火药桶等燃烧物埋了下去,上面盖以杂草。第二天,哨报叶枫军一万多人接近了既定战场。张问召集五个营的大帅,交代了各营的安排,然后暂时将全部兵马陈列到西山之前,布成方阵以待。

中午时分,叶枫军进入了视线,他们先占据了对面东山的制高点,列好火器对峙。两军对峙了一个时辰,双方没有动静:叶枫军得先探明周围、有没有伏兵等情况;义军当然不会去进攻,平坦的空地上用步兵去冲枪炮不是找死吗。

张问对旁边的将领道:“派人送檄文过去,要求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刺激刺激他们。”

很快一个骑士便举着白旗向对面跑了过去。过了许久,那骑士又返了回来,这叶枫毕竟是读书人,倒是很有风范,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并没有杀传檄文的骑士。那篇檄文是张问亲自写的,将叶枫骂成了一个不忠不孝卑鄙无耻下流的小人,并顺带骂了他祖宗十八代。

那骑士向张问禀报道:“他们不愿意投降。”

众将听罢哈哈大笑。

叶枫军很快组成方阵从山上缓缓下来了,向西边挺进了两里多,距离约一里地的时候停了下来。

张问见状对穆小青说道:“他们携带的是一里射程的轻炮,我在汀州听说的那种红夷大炮太重了他们肯定没带过来,否则那种炮能打七八里。”

穆小青道:“他们停在那里炮击我们,等我们去冲?呵呵,算盘打得很响。”

就在这时,轰轰的声音响了起来,就如打雷一般,实心炮弹呼啸而来,义军阵营里立刻人仰马翻。因为地面是草地软土,炮弹弹跳效果不佳,对方采用的是平射,有的炮弹从义军阵营的头上飞过,有的不够高掉在了阵前,但仍然有许多炮弹直接砸进了人群,引起了混乱。

炮声一直没停,射频很快,看来是弗朗机子母炮管,这样的炮抵近了打义军可受不了。张问马上下令道:“举旗,各营马上撤退,到既定位置!”

众军看见旗号立刻掉头就撤,后面炮声轰鸣,引起恐慌,自然是乱糟糟地后退,地上留下了不少尸体。众军从山边不断退到山后,躲避炮弹。

这时叶枫的骑兵从营中飞奔而出,张问道:“命令后军在山后布置防御,抵挡骑兵。”说罢掉头和穆小青等人一起跟随大军后撤。

叶枫骑兵近千骑冲到山边,遭受了一顿弓箭,见有大批人马阻挡,遂不上前,掉头就退。而他们后边的步军大部、好几千携带火器的步兵已经快追了上来,行到山边,用鸟铳对着义军后军一顿轮射,许多士兵饮弹身亡。于是在山边阻挡敌兵的后军也掉头就跑,屁股后面跟着一大群敌兵紧追不舍。

山后的义军已经跟随各自的将领,到达了事先安排好的既定位置。除了左哨跑到了另一个小山坡下作为预备队,其他全部兵力都布置在了山后的空地上。

追兵跟着义军后军追过西山,来到了山后。张问见他们已经踩在了那些燃烧物上,急忙下令点火。

“嗖!嗖!”几根火箭破空而去,引燃了棉花桐油火药等物,顿时火光冲天,黑烟弥漫。叶枫军许多人身上烧起来,在地上打滚。但是这里并不是山谷狭道,火攻显然不可能造成太大的杀伤,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东西能瞬间把几千人烧死。

不过这样一闹腾,造成了叶枫军的混乱,况且转过西山之后,这片空地太小,两军不仅处在了火枪射程之内,连弓箭也够得着了。义军各营的弓箭手纷纷放箭,只见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像蝗虫一般,箭矢飞进叶枫军中,射死无数,阵营已经散乱,火铳的射击声凌乱不堪。


状态提示:段四六 山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