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拿下!袁公府岂是尔等说闯就闯的?”郭图观察袁绍之意正是如此,于是大喊。
张知只知夏侯恶乃是天都真正主人,天都之地上的人民都蒙受夏侯恶的恩泽,每个人都都过得丰衣足食,不似其他地,穷困饿,想活也不能,更没有压迫,他张知的家人便在天都。
第一年参军,张知便展现了箭击天赋,百射百中,当时正好被夏侯恶所见,于是将他单独分出来训练,叫张知只一心练箭,另外还从天都之外聘请了良师,再得知关羽射箭一流后,又叫关羽前来教导自己。
组成神弓营,张知不负所望,练得百步穿杨,曾为夏侯恶表演百米外一箭击中一颗针头......
张知不是无知的小兵,凡是天都之兵为官者皆要到书院学习,举起二石金刚强弓,拉弓绷弦对准袁绍。
二石金刚强弓发出微微嗡嗡声,似蜂鸟振翅,不必怀疑这一箭的威力,袁绍不会怀疑,袁绍产生了此生第一次感触,头皮发麻不算,脑子突然就疼了,像针在刺!命在旦夕,只要面前曹恶一声话下,袁绍必死于当场。
袁绍吓得腿软,直接摔到在地。“好汉冷静则个,要走就走罢......”
夏侯恶转身看向吓得摔倒的袁绍,又见郭图吓得脸色发青,院外猛冲进一黑脸大汉,身披铁甲发出铿锵之声,看上去铠甲至少有七八十斤重,貌有猛虎之相,动作如大象推墙,撞爆了几张桌子......其实有些踉跄,似在醉中没有完全醒来。
“颜良救我也。”袁绍疾呼,心中顿时底气充足,原来他观“曹恶”两个手下,红脸大汉与身背强弓二人具是神勇之人,既能闯入他府邸,定能闯出去......这下不同了,颜良上将在此,袁公府其实尔等说闯就闯,说走就走的?
“尔胆敢威胁我命!”说来袁绍其实和夏侯恶秉性有些相当......心中底气一足就站了起来,指着张知。“立即放弓跪下,否则必死于我颜良之手!”
夏侯恶没有发话,情况变得很紧急,张知嘴角一咧,完全表现出天都之军人悍勇不畏死一面,天都之军的军魂就是在于对夏侯恶至死不渝的忠心......张知要一箭射杀叫喧的袁绍,此人对主公威胁最大!
张知要令这一箭万无一失,再蓄力,将二石金刚强弓往后拉到极致。
“主公小心!那无知小儿要射煞你,此箭威力最少能射穿三五堵墙.....威力天下罕见!若是射我,我也难挡......”颜良大喊,已然来不及。
夏侯恶突然说道:“把他吓哭就行了,别射死。”
张知一箭射出,袁绍根本没有反应,右耳巨响,瞬间失聪,束好头发散乱飞舞,仰面而倒。
有意思,夏侯恶嘴角一直在抽搐,看着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倒下的袁绍,三国时期几乎没有神射手出场,不是代表没有神射手,而是因为搞笑的规矩,两军交战先来个武将斗,用的都是近战兵器,所以没有神箭手的出头之日。
要说神箭手,以张知之箭威力,给身具武气的关羽五十米距离,在开阔地,关羽想都不会想转身就走,说好听点是走,说难听就是逃。
若是两军交战,夏侯恶要玩阴的就会派张知出场,管你tm的谁来斗,都是靶子,一箭射死马,两箭射死人......
夏侯恶再看向一声悲吼的颜良,这个家伙......是演义中的牺牲品,颜良的武力是最受争议的,通常都会被读者排到6位之后,如民间传统的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其实不是,颜良这个家伙真实实力能和吕布单打独斗六十回合,甚至能在三十回合中占据上风,六十回合后开始颓败,最终逃走,吕布也无法。
若是按照演义......不是成为属于过渡型的人物,也是成就武圣关羽智勇双全形象的铺垫人物,被关羽袭刺身亡是他的宿命......关羽未必能胜他。
事实上关羽斩颜良......关键点在赤兔马,赤兔马快......快得令颜良小兄弟一句话还没有喊完......
演义中著,颜良之死的详细描写:
关羽当时倒提青龙刀,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来到颜良阵前,河北军根本没有与其交战,而是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这种情况下关羽飞奔前来。而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而袁军大到将军小到士兵,无人敢挡。此战以关羽的“斩首行动”而大获全胜,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很高兴,表奏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而在某些版本的嘉靖版三国中还用括号补充一段(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关羽归神时,作者借普净禅师顿悟关羽之言也明了颜良之死“向日白马隘口,颜良并不待与公相斗,忽然刺之”。颜良被刺时,书中特地加上一句诗“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已经明言是因为刘备临行语,才导致颜良束手亡。
演义中的颜良估计临死的一瞬间心中大喊的是:草了!我t一刀斩我狗头?
关于杀颜良不能说是偷袭,应是突袭。关羽毕竟是从正面冲向颜良,不是从背后。颜良也忒大意,这是在两军阵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