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如今根本就不用虚法国人,这些年大清的变化也是天翻地覆,早就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而且法军在越南的总兵力还不足两万,大清就更不怵他们了。当年和果兴阿翻脸的时候,北满州在长城沿线前后投入的兵力将近十万,即便只算攻入关内的兵力,也将近五万,大清不是一样挺过来了,还会被远在天边的法国人唬住。然而清军进入越南之后,一切却又有了变化。
奕欣觉得由目前坐镇两江的南洋大臣左宗棠挂帅最为合适,左宗棠战功赫赫又能打能谈,还是主战派的得力人物,的确是挂帅出征的最佳人选。甚至两人私下里还通过气,左宗棠的部下王德榜已经招募老兵,组建了一支定边军出来。然而慈禧和奕譞属意的人选却不是左宗棠,而是主和派的李鸿章,他们也更信任李鸿章。奕欣以李鸿章应驻京畿参与大政为由曲意反驳之后,慈禧和奕譞玩了一出更绝的,李鸿章驻京筹措边防战事,入越诸军自行合战。
若是果兴阿处在奕欣的位置上,一准会和慈禧吵起来,说不定还会暴打奕譞一顿,但是奕欣毕竟不是果兴阿。执掌大清中枢二十年的奕欣,比当年更加的懦弱,用栾玉评价奕欣的话来说便是暮气沉沉。奕欣已经没有了半点冲劲,凡事都讲究个退一步海阔天空。慈禧是母仪天下的太后,奕譞是皇上的亲爹,奕欣只能再次让步,同意了慈禧和奕欣的观点。
“卫汝贵驻防京畿不可轻动,何欢的乐军却正在江南弹压王觉一乱党,可将乐军也调防越南以备不测!”奕欣不得不同意慈禧和奕譞,但也提了一个要求。
果兴阿和朝廷翻脸的时候,清军表现最突出的便是卫汝贵和何欢,战后两人自然受到了重用。为人圆滑的何欢更是十分抢眼,这个玲珑人居然被李鸿章和左宗棠同时看中,获得了朝廷许其自成一军的恩赏。如今何欢的乐字军,拿着朝廷的特拨军费,用着全满洲式装备,更是通过李鸿章的关系,弄了些留学满洲的陆军人才过来当顾问,绝对是大清第一等的强军。光绪六年左宗棠从西北调任两江的时候,点名向朝廷借调何欢,所以何欢便跟着左宗棠去了两江。如今已经积功升为计名提督,更是获得了致诚伯的爵位。奕欣担心临时招募的定边军罩不住,所以建议把何欢也派去越南。何欢是个能打的,人也非常机灵,若是越南有什么变数,何欢还能稳得住局面,不至于让清军一溃千里。
“何欢素来忠勇,确为可用之人,便派他过去吧!”慈禧也不能处处驳奕欣的面子,大家妥协才是最好的选择。
主和的李鸿章一掌握实权,一切就都变了味道。李鸿章三令五申不许清军主动出击,自己却积极与法国公使接触,力争以谈判的方式解决越南问题。法国人到是真的和李鸿章谈了,可是谈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进取。法国东京(法国对北越的称呼)海域分舰队司令孤拔,被任命为北越法军统帅,开始对红河三角洲地区的清军防地发起进攻。
越南人仰慕中国,所以很多地名都是照搬中国的地名,比如什么山西、太原之类的,法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山西。山西地区驻防的主要是黑旗军,也有七个营的滇军和桂军,三方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因为黑旗军的身份很尴尬。黑旗军既不是越南的正规军,也不是大清的正规军,他们是一帮被清军赶出过境的会党起义军。在大清的法理上,他们还是一帮反贼。虽然目前有一个唐景崧在刘永福的身边,但是朝廷也并没有给黑旗军证明,他们最多只能算是一帮和朝廷有联系的反贼,滇军和桂军自然不好和他们走的太近。
法军想装备简陋弹药缺乏的黑旗军发起进攻之后,战场的局面就更加诡异了,刘永福、唐景崧在督军奋战,滇军和桂军却在不远的地方开会。丘博川若在,朝廷岂会是这个样子?”出了隆宗门之后,奕欣回头看了一眼宫阙,然后喃喃的说了一句。
奕欣的智囊文祥,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三年了,即便是长春高超的医术,也没能为大清留下这个中流砥柱。文祥病逝后,慈禧便将同治皇帝的老师李鸿藻安插进了总理衙门。李鸿藻是倭仁一类的人物,能唱出调门很高的政治高音,但基本不干事,只管挑刺,做监工。曾经团结一心的总理衙门,从此派系林立,只在表面上维持着一团和睦。在这之后,无论军事、经济、人才建设等任何改革,都无不遭遇重重阻力,打横炮的、使绊子的,弄得奕欣也是心灰意冷。
慈禧这次搞大换血,是提前五天便开始动作的。她先是以祭扫皇陵为名,把奕欣给打发出了北京,然后便频频召见奕譞确定新班底的成员。以奕欣二十多年执掌最高权力的苦心经营,他必然也能及时掌握这些异动情报。如果说这次易换枢廷,是慈禧太后发动的不流血政变,那奕欣绝对是心照不宣、并且默契配合地“被政变”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执政者、尤其是改革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权威资源作保障,他的改革是难以推进的。而奕欣所能掌握的权威资源,并非完全自主,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取决于他和慈禧太后之间的权力平衡。大权旁落,除了作为减震器外,还能做什么呢?
随着奕欣地位的不断下降,他也日益成为一个大管家而已,平衡着上、下,平衡着左、右。如今奕欣终于累了,他要去歇歇了,他竭尽一切维护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