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血染的黄昏>第34章 命丧蛇窝

牛蛋子一家子被一阵狂风海啸般的哭喊声惊醒,撩开窗帘一看,三口人即刻被吓得瘫倒在了土炕之上。原来她们三人爬在窗台上,透过窗户玻璃看到天色微明,在月光映照着的灰白迷蒙的晨曦之中,有很多通身雪白的人影从四面八方向着石板坡上涌来。有的手里举着白色的旗帜,有的手里拿着木棒,有男有女,哭嚎着离牛蛋子家越来越近了。不知是人是鬼,这牛蛋子一家吓得倒在土炕上“瑟瑟”发抖!

这时丑女子问牛蛋子道:“这些白色的人影是人还是鬼呢?不是咱们弄猫女子的事招惹来阴间的鬼魂吧?”

牛蛋子瞪着两只惊恐的大眼思索了半晌,说道:“不太可能是鬼吧,这都鸡叫过了,天都快亮了。”

丑女子又说道“是不是来找咱们的麻烦的?”牛蛋子依然瞪着两只大眼,迟疑半晌没说出话来。这哭喊声越来越近了,丑女子就使劲推搡牛蛋子道:“老头子你快想办法呀!”话音刚落就听到窗户“刺啦啦”一阵响声就被砸开了一个口子,一块砖头飞了进来正好砸在对面墙上的一张牛蛋子老父老母的相框上。这相框即刻就被砸了个粉碎,玻璃碎末渣子掉了一地。紧接着门口、窗户外面哭喊声,吼叫声惊天动地,门窗被沙土石块纷乱袭击连续不断发出“噼里啪啦”的刺耳响声,这丑女子和二猫子吓得慌忙穿上衣服跳在地上,钻进墙角仡佬浑身像筛糠似的抖个不停,牛蛋子在地上急得转圈。突然屋门外有很多人高声喊道:“把猫女子交出来!……交不出人就砸烂这座房子!”喊声刚落这屋门就被很多人又推又砸“噼里啪啦”响了起来,门框上的尘土随即“唰唰”地往下掉落。突然,“轰隆”一声,门被砸开了。一下子闯进来十几个人,外面还站着几十个人,全都是一身白号衣,打着白布横幅,白布上面用毛笔字写着八个大字“为八斤媳妇伸冤报仇”!有的写着四个大字“婆家要人”!呼喊声此起披伏:“交出猫女子来!交不出来把这房子推平了!”话音一落,这些身穿白号衣的人们手持木棒开始打砸屋内东西。一时间盆碗坛罐碎末飞溅,屋内地面水流成河,这时一人从人群中闪出伸开双臂拦住众人,只见这一人,上身白、下身白,头上包一块白头巾,腰里缠一条白布带,一身丧服打扮。这丑女子、牛蛋子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那猫女子的丈夫八斤子。这八斤子是纠结了一大帮子人来给猫女子“做人主”来了!

“做人主”这是一种民间规矩,这是旧时代,在民间沿袭几千年的一种为死者伸冤做主的制度。就是在死者被其亲属、子女陷害或虐待致死,这死者生前的亲戚们就要以死者人主的身份,组织多人前来为死者做主,惩罚作恶之人。比如儿女虐待父亲致死,就由父亲的舅舅姥爷家的人来为父亲做主,惩罚不孝儿女;如果是母亲被虐待致死,就由母亲娘家的人前来为母亲伸冤做主。这在民间具有一种亲属间相互监督的作用。对那些不尽赡养义务,虐待老人之人施以民间惩罚,以儆效尤,以正民风。而今天这八斤子是以猫女子的丈夫身份和婆家人一起来为猫女子伸冤做主,不能让猫女子白白死去。

这八斤子昨天在黄岭村供销社昏倒之后,被马来福领着到了家里,马来福将这猫女子的死亡事件,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八斤子。这八斤子与猫女子情投意合伉俪情深,一听猫女子被其父母用蒸笼活活蒸死,就悲伤欲绝,痛断肝肠。发誓要为猫女子伸冤报仇。随即抹去眼泪,离开了马来福家,径直向鸟蛋沟走去。这八斤子一路走,一路哭,口中喋喋不休地念叨着猫女子的名字。他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悲愤,几度哽咽昏倒,醒过来又爬起来继续走。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哭回到了鸟蛋沟。当天下午黄昏时,庄稼地里一收工,他就召集家族众人在一起聚会,然后向家人通报了这一事件。家族中众人们一听,都纷纷议论谴责。家族中有位年长一点的名为赵得亮老人就说道:“这猫女子现在是赵家的媳妇,你娘家人要针对这猫女子办一些大点的事情就必须和赵家人商量,征得赵家人的同意,否则就违背了礼数了。这猫女子娘家的人,首先这第一项,你们把猫女子往蒸笼里放的时候就应当问问赵家的人是否同意?如果赵家的人也同意蒸,出了问题,婆家人和娘家人一块担着,谁家也没怨言。可是如果你们娘家人不肯不吭,也不打个招呼,就把个猫女子也就是赵家的媳妇蒸到那蒸笼里,这娘家人就要承担蒸死人的全部责任。咱们该动国法动国法,该做人主做人主。这第二项嘛!这娘家人又做的无理了!这猫女子生是赵家的人,死是赵家的鬼。有一种说法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果说这猫女子死前是离了婚了或者是像旧社会那样被男人休书休了,那么,这猫女子死了就不是赵家的人了。随你娘家人如何处置,与赵家没关系了。如果不是这样,这猫女子死前既没有离婚也没有被休妻出了赵家门,这猫女子就是赵家的人。是名正言顺的赵家媳妇。你娘家人凭什么把骨头埋在你娘家门上,不让赵家领走呢?而且至今都瞒着不让赵家知道。这事做得同样是不合礼数。这两件事合起来,说明这猫女子的娘家人做事太无理!”

这时一位赵家的中年男人插口说:“得亮老伯说得对!不管你们娘家人有一千条一万条理由,把人家赵家的媳妇蒸在蒸笼里


状态提示:第34章 命丧蛇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