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中,刘基等人吃完饭后,一起聚到了刘基的房间。
“刘伯伯,你说刑部周大人那边会不会秉公办案,我怕到时候......”
说到这里,郑涛望着刘基。
“贤侄啊,不瞒你说,我久未进宫,对朝政之事不甚了解,不过这些年,刑部也确实查处过许多的贪官污吏,甚至不少朝廷重臣,想必应该是秉公办案吧。”
“如此就好,我担心朝中势力复杂,我等又无熟悉的人,到时候会有人暗中刁难。”
“如今的朝庭,有些王爷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如齐王,有的重臣重臣中饱私囊,如吏部陈尚书,有的整天揣测君心,投其所好,如左丞相,这些都是传言,我相信并非空穴来风,其实不止是元朝,纵观古今,哪朝哪代不是如此?”
刘基有些失望。
“大人,那我们该与谁联系,我们要做些什么?”
说话的是李聪,看到刘基愁容不展,他也心急。
“不着急,我已经将齐王以及蒋天喜的罪状呈给了御史黄大人,估计这几天就会有回信,到时候我等再行动。”
是夜,沐王府中,御史黄继煜坐着大厅的偏座上,一脸的拘谨,厅间正座,右手执奏章,左手把玩着两个硕大的铁珠,不时的搓动着,脸上看不出有何高兴或者失望的表情,俨然一个喜怒不行于色的主,此人正是当今的六王爷赵王。
赵王身边有一白衣男子,这寒冬腊月,却手执白扇,腰系环形璞玉,一副读书人的扮相,可眉宇之间却是透着一股英气,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许久,赵王抬起头来,看着黄御史,缓缓的说道:“这些奏章是你精心筛选的,不错!明天可以呈给圣上,另外这个刘基送来的折子,你要重点向皇上陈述,尤其是要争取到主动的办案权,至于齐王的罪证,就是你不提,皇上也会上心的,这段时间,皇上正想着法子治齐王的罪呢。”
“下官知道了,谢王爷指点。”
说着,黄御史赶忙将奏章收起,并将刘基的奏章摆放到最上面。
“还有,以后再有事需要汇报,只需表述意思,不必每次都带奏章过来,这样容易授人以柄,毕竟,这些奏章不该我批阅。”
说着,赵王爷起身回了内堂,留下那白衣书生和一头冷汗的黄御史。
“黄御史不必担心,王爷这也是为了你好,至于你对王爷的忠心,王爷是知道的,以后就按照王爷的意思办就好。”
“谢姚先生!”
听了那白衣男子的话,御史拱手说到。
如果此时有人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御史竟然深夜向王爷呈送奏章,而第二天皇上看的奏章,竟然是赵王爷审阅完毕的内容。
“王爷,区区一个江西高安县丞,怎值得王爷如此兴师动众?”
那白衣男子有些不解的问赵王,此时王爷正在书桌前看着一张地图,王爷没有抬头,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广效啊,你可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俗语?”
“王爷的意思是,那蒋天喜正是这一发,而刘基是那牵发之人?”
“孺子可教也,不枉你师傅对你的极力推荐,当真是能文能武!”
“王爷谬赞了,广效还期待为王爷鞍前马后,建不世之功,怎敢懈怠。”
赵王抬起头,看了一眼说到:“时候不早了,早些歇息,另外,东郊狩猎的那批人,你这几天再严加秘训一番,到时别出了什么差错。”
“领命!”
说着,那白衣男子退出了书房。
日上三杆,皇帝睡眼惺忪的坐在龙椅上,脖子上还隐约留有唇印,不耐烦的朝着身旁的太监挥一挥手,只见那小太监细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西北一带近期干旱,多日未有降雨,百姓收成甚少,恳请皇上减少今年的赋税,以慰民心。”
说着从袖中掏出奏章就要呈送给皇上,一旁的小太监连忙走下台阶就要去接奏章。
“小徐子,你大胆,朕让你去拿了吗?”
“还有你,徐正,总是给朕呈送这样的奏章,什么西北干旱啊,蛮夷入侵了,不是让朕减少赋税,就是让朕拨军饷,我看你是想中饱私囊吧?”
说着一拍椅子,龙颜大怒。
徐正一看,连忙屈膝下跪:“徐正不敢,还请圣上明察,西北干旱之事,皇上派人一查便知,下官如有半句虚言,任凭处置。”
“西北之事,由来已久,也不是减免赋税就能解决的,往年没有干旱的时候,也没见你多缴粮啊,今年你就不要提什么减少赋税的事情了,眼下各地反贼四起,国家正是用钱之际,别说减少赋税,不让你多缴就是便宜你了,奏章不用看了,就这么定了。”
“臣......臣遵旨!”
“启禀皇上,臣黄继煜有事启奏。”
说完,黄继煜出列,站在众臣之前。
“江西高安县丞刘基昨日上书揭发一起谋反案件,高安县一刁民蒋天喜伙同朝中同党,私藏兵械,意图谋反!”
“有这样的事情,唉,总有刁民想害朕,快呈上来给朕看看,人抓到了没有。”
“启禀皇上,蒋天喜现被收押候审,同党之人也已经列出名单,只等皇上一声令下,臣愿亲自远赴高安,为皇上解忧。”
黄继煜一脸正气的请命。
“准奏,朕赐你钦差大人一职,赐尚方宝剑,为期三个月,彻底查明此事,向朕复命。”
吏部陈大人府上,“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