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经常会希望着这个孩子能够像自己一样无忧无虑的长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守着各种各样的规矩,只能跟在自己身后,尽量劝解着自己的一些出格的行为,完全是一副小老头的模样,那时候赵荣就已经把改造小桃作为一项目标,并为之努力,只不过后期的效果并不上佳。

赵荣并没能够把小桃改变成为像自己一样可以无忧无虑说教打闹的孩子,反而因为后来的父母那方的管教而变得不得不像小桃嘴里要求的那样,有规有矩行为举止都有一定的尺度,绝对不越雷池一步的模样,这算是被小陶反改造成功了吧。

当然不管是谁改造谁,反正两人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互相影响,赵荣是不承认自己被小陶影响的,在那段时间里赵荣最讨厌的人就要数小桃了,原本对于小时候的玩伴,张荣一直觉得小陶和他是一国的,两人即使性格不相配,小陶也一直在后面,像个小老头似的说教,但是每一次自己调皮捣蛋,小桃都是牢牢的跟在后面,自己挨骂受罚总是想逃顶在前面。

这样的结果让小小的少年早就已经把小桃当做了自己人,不过后来认识了小陶,一直背着自己做的那些事情的时候,少年受到的打击以及那种被背叛的感觉是终身难忘的,从那一刻起,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最讨厌的人就是想他了,当然少年的这一直想又没有能够坚持多久。

也许是因为那位大儒即使没有教会赵荣任何的知识,但是言传身教的功力还是不错的,看到那位大叔一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翻阅着自己完全看不懂,像鬼画符一样的书籍,赵荣也大概明白了,一个读书人的重要以及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赵荣即使没有人教也开始慢慢的自学。

当然作为一个毫无基础的孩童。他的自觉是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他往往要把一些简单的,经常出现的字牢牢的记住,然后趁着老先生心情高兴的时候赶快凑过去询问这些字的大改读音和具体的内容。那位老先生如果心情的确比较不错的时候,自然就会回答一下赵荣的这些小问题,当然他说着说着就会说的很多,说很多赵荣根本听都听不懂的东西,但不过赵荣也已经渐渐的知道了规律,所以他只是问一些浅浅的东西牢牢记住自己能听懂的内容,至于后面的大段大段长篇累读,赵龙根本就是一耳朵听一耳朵出。完全不进脑子。

就这样赵荣磕磕绊绊的认识了一些日常的词语,所以说看不懂,再深奥一些的东西,但起码也不是目不识丁了。也许一些浅显的道理他还是能够看懂的,渐渐的他也就能够理解人所处的环境地位不同,那么决定他所做出来的形式原则也是大大不同的,自己与小陶天生就存在着天壤之别,自己再怎样也是个少爷,从小受人瞩目受人宠爱,而小桃则不,他只是在少爷身边的一个普通,就从小的时候自己做的坏事闯的祸,挨罚的却是小陶,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两人所处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他们所持的想法也会完全不同。

那是第一次,赵荣以其他人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他试图让自己带入小桃的身份努力的回忆着小桃的处境,然后在放眼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物,渐渐的他也就明白了,小桃的选择,小桃为什么会选择背叛自己,可能在小桃心中,这也真的就是不是背叛,毕竟在他看起来自己父母和自己都是主子,那么这些主子的就是一个共同体,所以他忠于自己的父母,实际上也是忠于自己,而且一下他从小就是个古板的小老头的个性来说,自己的某些行为估计他早就看不上眼,所以才会万分支持自己父母的那种对自己的管教。

同时小唐没准还觉,对于父母的那种告密行为,汇报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是督促自己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一种促进和助理。那么以他这种心思来分析的话,小桃根本就不可能说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对。相反倒是可能觉得自己这个做少爷的之所以对他的行为做出那么大的强烈反应是不正常的。

想清楚这一点,赵荣心中对于小陶的业务当然去掉了很多,他还是很反感小陶这种告密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闷罐里,一言一行都有一个人在旁边监督着,甚至于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说错了一句话,很快的就会反馈到父母亲那里,而母亲的反应更是强烈,基本上就这些小事他就能把自己叫过去,一训就是一两个字时辰,这样痛苦的体验让赵荣心中本来就非常厌烦。他小的时候没有人管教,无法无天,惯了之后一下子从天堂掉到地狱,所有的言行都要符合标准,这对一个已经自由惯了的孩子来说是万分痛苦的一件事情。

赵龙也也不是没有,想让小陶理解自己的处境,但很显然小涛并不具备那种把自己套入别人的身份,看待事物的能力,反正他说了好几次之后,小涛仍然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对于小桃能够理解自己的境地,站在自己这一边的想法,渐渐的朝荣也就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了。

即使是已经理解了小陶的这种做法和行为,但是赵荣可并不表示自己会支持,虽说他心中已经对小陶没有那么厌烦,但是他却无时无刻的不表达着自己对他这种行为的反感。从外人的角度来看,那就是这主仆之间的矛盾不断两人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比较恶劣,但实际上,赵荣也只是就事论事,根本就不对,人在他心里还是一直认为小陶是自己最可靠


状态提示:第591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